第27章 第11张专辑《85 狂热》

关灯
地站起来,手里的水杯都晃了晃,“你在欧美有关系?能把唱片卖到那边?”要知道,80年代的内地唱片,想进欧美市场比登天还难,语言不通不说,渠道更是一点没有。

     叶爱民摆了摆手,从公文包里掏出一张名片:“不是我有关系,是我认识个国际友人,叫约翰。

    他在内地考察的时候,偶然听到《85狂热》,一下子就迷上了,说这电子舞曲的节奏跟欧美现在流行的迪斯科特别像,想做中介,把黑胶卖到欧美去。

    ” 李强皱了皱眉:“那让他买版权啊!我授权给他,他回去自己找工厂灌制不就行了?还省得我们运过去。

    ” “他就是个中介,哪有工厂?”叶爱民叹了口气,掰着手指算,“他那边人工费高,灌一张黑胶起码要15到20元,还得找生产线、办手续,太麻烦。

    从我们这儿拿货,10元一张就够了,还能用美元付。

    你知道现在10元人民币能换多少美元吗?3美元!500万张就是1500万美元!” 这话一出口,李强的呼吸都顿了。

    80年代的内地,外汇有多缺,他比谁都清楚。

     去年公司想进口一套新的录音设备,就因为外汇不够,跟外贸局申请了半年才批下来,最后还是托人找关系才凑够钱。

    现在1500万美元摆在面前,相当于能买多少套设备、多少原材料? “单位那边也说了,这外汇太重要了,让你务必妥善处理。

    ”叶爱民看着他,语气里带着急切,“你也知道,现在美元恨不得掰成十份用,能有这机会,不容易啊。

    ” 李强没再犹豫,抓起桌上的电话就打给各个工厂:“喂,张厂长吗?把磁带生产先停一停,优先灌黑胶唱片,越多越好!对,所有生产线都调过来!” 挂了电话,他拍了拍叶爱民的肩膀:“你也去通知其他工厂,就说我的意思,优先保障黑胶。

    装箱的时候注意点,别磕着碰着,这可是要运到欧美的。

    ” 叶爱民一下子笑了,拍了他胳膊一下:“够兄弟!我这就去办,你等着好消息!”说着拎起公文包就往外跑,脚步都轻快了不少。

     车间里的机器还在轰鸣,阳光透过天窗洒在堆积如山的黑胶唱片上,泛着淡淡的光泽。

     李强站在窗前,看着工人师傅们忙碌的身影,突然觉得心里踏实了——《85狂热》的热潮没白费,这1500万美元的外汇,更是能让公司、让更多年轻人的音乐梦想,走得更远。

     他掏出烟,这次稳稳地点燃了,烟雾里,仿佛能看到欧美街头的年轻人,拿着《85狂热》的黑胶,跟着“亲爱的小妹妹,请你不要不要哭泣...”的旋律,轻轻摇晃。

     喜欢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请大家收藏:()华娱:5岁出道,养活整个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