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年代的孩子

关灯
长赵磊捧着罐子小心翼翼地说,他是班里的百事通我爸单位订的报纸上写着,去年奥运会,小日记者专门写了报道,说我们运动员能拿金牌全靠它!他说得有模有样,引得几个女生纷纷凑近罐子仔细打量。

     不止呢,李默然笑着补充道,今年这饮料都进人民大会堂当国宴饮品了。

     虽然一罐要一块二毛钱,抵得上临时工一天的工钱,但看着同学们兴奋的神情,他觉得这笔开销花得值当。

     说话间,啪、啪的拉环声此起彼伏,像是冬日田野里奏响的特殊乐章。

     王小梅小口啜饮着,冰凉的液体让她冻得发僵的脸颊泛起红晕:真甜啊,还有点汽儿,喝下去肚子里暖暖的。

    她平时连五分钱的冰棍都舍不得买,此刻捧着健力宝的样子像是在捧着什么稀世珍宝。

     李默然挨着给大家分发,拇指蹭过罐身凝结的白霜,留下几道清晰的指印。

    慢点喝,每人两瓶。

    他看着大伙满足的神情,自己也拧开一罐,等把活干完,我们去镇上馆子,红烧肉管够! 好!谢谢然哥!三十多号人异口同声的回应声浪,惊得远处水塘里的鸭子扑棱着翅膀游向湖心。

     在这帮半大孩子眼里,李默然就像冬日里的暖阳。

    他比同龄男生都要高出半头,常年劳作练就的挺拔身形让他在人群中格外显眼。

     更难得的是他那股热心肠——去年夏天,王小梅家的荔枝熟了却找不到人手采摘,眼看就要烂在树上,是李默然带着十几个同学顶着烈日摘了两天,卖得的钱一分不少都交还给了王小梅妈妈。

     然哥,你看这稻穗多饱满。

    李大宝抱着一捆割好的稻子走过来,稻粒饱满得压弯了秸秆,张叔说今年亩产至少能多收五十斤。

    他喝了健力宝之后像是换了个人,刚才喊累的抱怨声全没了,干劲十足地又扎进了稻田。

     阳光下,同学们的身影在稻浪中起伏。

    割稻的镰刀闪着银光,打谷机的轰鸣声单调却充满力量,健力宝的甜香混着新割稻秆的清新气息在田野间弥漫。

     李默然穿梭在田垄间,看到谁累了就递上一罐饮料,发现谁的镰刀钝了就接过来说声,三下五除二就磨得锋利如新。

     临近中午,太阳升高了些,寒风也收敛了锋芒。

    田埂上的健力宝箱子渐渐空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排排整齐的稻垛,像是列阵待命的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