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夜递民情
关灯
小
中
大
李嵩的抵触?种种念头纷至沓来。
黄昏时分,巷外再次传来不同寻常的动静。
这次不是衙役跑动,而是许多人杂沓的脚步声,夹杂着一些激动的、带着口音的乡语。
“……贴出来了!府衙外墙贴出来了!” “写的啥?快念念!” “是……是沈相公那篇策论!官府贴出来了!” 沈砚秋猛地从凳子上站起,几步冲到窗边。
只见夕阳余晖下,巷子里的住户纷纷探头,随后不少人朝着府衙方向涌去。
人声鼎沸,隐约能听到“策论”、“沈相公”、“火耗”之类的词句被反复提及。
那两个盯梢的汉子显然也听到了动静,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李嵩竟然……直接将策论公之于众了! 这一步,走得比沈砚秋预想的还要大胆,还要彻底!这已不仅仅是给他这个考生撑腰,这是直接将绍兴乡绅盘剥的盖子掀开了一角,放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沈砚秋的心脏怦怦直跳,血液奔流的声音在耳中鼓噪。
他推开房门,走到院中。
巷子里已然空了大半,都跑去府衙前看热闹了。
只剩下那两个王家派来的汉子,站在原地,进退维谷,脸色难看至极。
他没有理会那两人,径直朝着巷口走去。
他要去亲眼看看。
越靠近府衙,人声越是鼎沸。
府衙前的那片空地上,此刻已是人山人海。
穿着短褐的农户、挑着担子的小贩、穿着长衫的读书人,挤挤挨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府衙外墙上新贴出的那几张硕大的宣纸上。
宣纸上,是工整誊抄的策论全文。
沈砚秋隔着人群,能看到自己写下的那些字句——“棉纺兴则农户富,苛捐除则民心安”、“火耗羡余,层层盘剥,民力已竭”……在官府的榜文墙上,显得格外刺目。
人群前方,有几个粗通文墨的老者,正大声地、带着哽咽的腔调,逐字逐句地念着。
每念到痛陈弊政之处,人群中便爆发出阵阵压抑的呜咽和愤怒的低吼。
“……说得对!说得太对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睛,“俺家那三亩薄田,打的粮食还不够交‘火耗’和‘脚钱’!” “王老爷家……他们心黑啊!”另一个妇人尖着嗓子哭喊,“去年俺男人就是被他们逼着典了地,才……” 群情汹涌,积压已久的怨气仿佛找
黄昏时分,巷外再次传来不同寻常的动静。
这次不是衙役跑动,而是许多人杂沓的脚步声,夹杂着一些激动的、带着口音的乡语。
“……贴出来了!府衙外墙贴出来了!” “写的啥?快念念!” “是……是沈相公那篇策论!官府贴出来了!” 沈砚秋猛地从凳子上站起,几步冲到窗边。
只见夕阳余晖下,巷子里的住户纷纷探头,随后不少人朝着府衙方向涌去。
人声鼎沸,隐约能听到“策论”、“沈相公”、“火耗”之类的词句被反复提及。
那两个盯梢的汉子显然也听到了动静,面面相觑,脸上露出惊疑不定的神色。
李嵩竟然……直接将策论公之于众了! 这一步,走得比沈砚秋预想的还要大胆,还要彻底!这已不仅仅是给他这个考生撑腰,这是直接将绍兴乡绅盘剥的盖子掀开了一角,放在了光天化日之下! 沈砚秋的心脏怦怦直跳,血液奔流的声音在耳中鼓噪。
他推开房门,走到院中。
巷子里已然空了大半,都跑去府衙前看热闹了。
只剩下那两个王家派来的汉子,站在原地,进退维谷,脸色难看至极。
他没有理会那两人,径直朝着巷口走去。
他要去亲眼看看。
越靠近府衙,人声越是鼎沸。
府衙前的那片空地上,此刻已是人山人海。
穿着短褐的农户、挑着担子的小贩、穿着长衫的读书人,挤挤挨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府衙外墙上新贴出的那几张硕大的宣纸上。
宣纸上,是工整誊抄的策论全文。
沈砚秋隔着人群,能看到自己写下的那些字句——“棉纺兴则农户富,苛捐除则民心安”、“火耗羡余,层层盘剥,民力已竭”……在官府的榜文墙上,显得格外刺目。
人群前方,有几个粗通文墨的老者,正大声地、带着哽咽的腔调,逐字逐句地念着。
每念到痛陈弊政之处,人群中便爆发出阵阵压抑的呜咽和愤怒的低吼。
“……说得对!说得太对了!”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农用粗糙的手背抹着眼睛,“俺家那三亩薄田,打的粮食还不够交‘火耗’和‘脚钱’!” “王老爷家……他们心黑啊!”另一个妇人尖着嗓子哭喊,“去年俺男人就是被他们逼着典了地,才……” 群情汹涌,积压已久的怨气仿佛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