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暗流初涌

关灯
府衙前鼎沸的人声,直到第二日午后,才如同退潮般渐渐散去。

    那几张承载着民怨与希望的策论宣纸,依旧醒目地贴在墙上,无声地宣告着某种平衡已被打破。

     沈砚秋回到陋室,闩上门,屋内只剩下他自己的呼吸声。

    窗外阳光明亮,将桌案照得清晰,尘埃在光柱中缓缓浮动。

    他没有点灯,只是静静坐着,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桌面,发出规律的细微声响。

    胸腔里那股因民情汹涌而激荡的热流渐渐平复,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凉的清醒。

     李嵩借民望压乡绅,这步棋走得险,也走得妙。

    至少眼下,王老爷那些人明面上不敢再有什么动作。

    巷口那两条“尾巴”不知何时已经撤了,这是一种姿态,暂时的退让。

    但沈砚秋知道,这绝非和解。

    撕破脸皮后的沉默,往往意味着更深的算计。

     他摸了摸腰间那硬挺的纸页边缘,触感粗粝。

    这来自另一个世界的格斗术,能应对暴起的山贼,却防不住官场和乡绅编织的软刀子。

    接下来的乡试,才是真正的龙潭虎穴。

    李嵩的庇护有限,而王老爷与学政张鹤年的“同年”之谊,如同一片阴云,早已笼罩在前路上。

     院试放榜的日子,便在这种表面的平静与内里的暗涌中到来了。

     这日清晨,府学外的照壁前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生员。

    与往日不同的是,许多寻常百姓也聚在远处围观,目光不时扫过人群,似乎在寻找某个特定的身影。

     沈砚秋依旧穿着那身半旧的青衫,站在人群靠后的位置,并不往前挤。

    陈望陪在他身边,神色间既有期待,也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沈兄,你定然榜上有名!”陈望低声道,语气笃定。

     沈砚秋微微颔首,目光却越过攒动的人头,落在空空如也的照壁上。

    他知道自己会中,李嵩公开策论的举动,几乎等同于保送。

    关键在于名次。

    太高,过于扎眼;太低,则显得李嵩底气不足。

    这是个微妙的尺度。

     时辰一到,衙役捧着红纸榜单出来,人群瞬间骚动起来。

    伴随着浆糊刷上墙壁的声响,那张决定众多士子命运的榜单缓缓展开。

     “中了!我中了!” “唉……” “第四名!绍兴沈砚秋!” 当自己的名字和名次被人高声念出时,沈砚秋心中那块悬着的石头才悄然落地。

    第四,不高不低,恰好在优等之列,又不会太过惹眼。

    李嵩做事,果然老辣。

     周围立刻投来无数道目光,羡慕、嫉妒、探究,兼而有之。

    许多寒门同窗纷纷围过来道贺,言辞恳切。

    更有一些面生的农户打扮的人,在远处对着他指指点点,脸上带着淳朴的笑意,仿佛他中秀才是什么了不得的喜事。

     “沈生员,恭喜了。

    ”一个温和的声音自身后响起。

     沈砚秋转身,只见李嵩不知何时已来到近处,身边只跟着一名随从。

    他连忙躬身行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