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偶遇
关灯
小
中
大
秋末,凉意已浸透豫州大地。
残阳如同一滩凝固的血,斜斜铺在龟裂的田垄上,映照着漫山遍野流离失所的流民。
成大器背着半袋炒熟的粟米,混在人群中,草鞋早已磨出了窟窿,脚底被碎石硌得生疼。
他抬头望去,黑压压的人头像迁徙的蚁群,沿着官道漫无目的地涌动,妇孺的啼哭、老人的咳嗽、饥民啃食树皮的细碎声响,混着尘土味在空气中弥漫。
“爹,我走不动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拽着男人的衣角,声音细若游丝。
男人叹着气,从怀里掏出半块硬得像石头的麦饼,掰下指甲盖大的一块塞进她嘴里,自己则抓起一把路边的野草塞进喉咙——这样的场景,成大器这一路见了太多。
自黄巾之乱后,中原大地兵戈不止,如今又逢灾荒,百姓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世道碾碎。
他紧了紧背上的包裹,里面除了粟米,还有一本用破布包着的《太平要术》,那是他从老家废墟里扒出来的唯一念想。
他今年十七岁,家乡在陈留,本是书香门第,却在战火中家破人亡,只能跟着流民潮南下,盼着能在荆州寻条活路。
可这世道,活路又在哪里? 队伍行至一处山坳,天色渐暗,流民们三三两两地靠在土坡下歇息。
成大器找了块背风的石头坐下,刚想掏出粟米啃两口,却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让开!都让开!”一个粗嘎的少年嗓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劲。
成大器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瘦高的少年拨开人群,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那少年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短褐,头发用草绳胡乱束着,脸上沾着泥灰,却掩不住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
最让成大器心惊的是他身上那股气息——不是流民们普遍的麻木和惶恐,而是一种压抑的、近乎暴戾的煞气,像一头被激怒的幼狼,随时准备扑上去撕咬。
更引人注目的是少年腰间斜挎着的一把环首刀,刀鞘破旧,却擦得锃亮,刀柄上缠着的布条磨出了毛边,显然是常年握持的痕迹。
“看什么看?”少年似乎察觉到成大器的目光,猛地转头,眼神如刀般刮过来。
成大器心头一凛,却没有避开,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少年冷哼一声,没再理会他,径直走到山坳边缘的一块巨石旁,背对着人群坐下,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峦,一动不动。
夜里,寒风呼啸,流民们挤在一起取暖,鼾声、梦呓声此起彼伏。
成大器却睡不着,他想起了那个少年眼中的煞气。
那绝不是普通流民该有的眼神,倒像是……杀过人的。
他悄悄起身,借着朦胧的月光,慢慢走到少年附近。
少年似乎并未睡着,身体微微一僵,手不自觉地按上了刀柄。
“兄台,可是有心事?”成大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看你身手不凡,不像是久困流民之中的人。
” 少年猛地回头,月光下,他的脸色苍白,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身手不凡?在这鬼世道,身手不凡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饿肚子,一样看着亲人……”他的声音陡然哽咽,猛地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成大器沉默片刻,在他身边坐下:“我叫成大器,陈留人士,家乡毁于战火,如今也只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民。
兄台若不嫌弃,可愿告知姓名?” 少年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我叫廖化,祖居襄阳。
” “廖化……”成大器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他接着问道:“看你的样子,定是
残阳如同一滩凝固的血,斜斜铺在龟裂的田垄上,映照着漫山遍野流离失所的流民。
成大器背着半袋炒熟的粟米,混在人群中,草鞋早已磨出了窟窿,脚底被碎石硌得生疼。
他抬头望去,黑压压的人头像迁徙的蚁群,沿着官道漫无目的地涌动,妇孺的啼哭、老人的咳嗽、饥民啃食树皮的细碎声响,混着尘土味在空气中弥漫。
“爹,我走不动了……”一个面黄肌瘦的小女孩拽着男人的衣角,声音细若游丝。
男人叹着气,从怀里掏出半块硬得像石头的麦饼,掰下指甲盖大的一块塞进她嘴里,自己则抓起一把路边的野草塞进喉咙——这样的场景,成大器这一路见了太多。
自黄巾之乱后,中原大地兵戈不止,如今又逢灾荒,百姓如同风中残烛,随时可能被世道碾碎。
他紧了紧背上的包裹,里面除了粟米,还有一本用破布包着的《太平要术》,那是他从老家废墟里扒出来的唯一念想。
他今年十七岁,家乡在陈留,本是书香门第,却在战火中家破人亡,只能跟着流民潮南下,盼着能在荆州寻条活路。
可这世道,活路又在哪里? 队伍行至一处山坳,天色渐暗,流民们三三两两地靠在土坡下歇息。
成大器找了块背风的石头坐下,刚想掏出粟米啃两口,却听见不远处传来一阵骚动。
“让开!都让开!”一个粗嘎的少年嗓音响起,带着不容置疑的狠劲。
成大器抬头望去,只见一个身材瘦高的少年拨开人群,大步流星地往前走。
那少年看上去不过十五六岁,穿着一身打满补丁的短褐,头发用草绳胡乱束着,脸上沾着泥灰,却掩不住一双锐利如鹰隼的眼睛。
最让成大器心惊的是他身上那股气息——不是流民们普遍的麻木和惶恐,而是一种压抑的、近乎暴戾的煞气,像一头被激怒的幼狼,随时准备扑上去撕咬。
更引人注目的是少年腰间斜挎着的一把环首刀,刀鞘破旧,却擦得锃亮,刀柄上缠着的布条磨出了毛边,显然是常年握持的痕迹。
“看什么看?”少年似乎察觉到成大器的目光,猛地转头,眼神如刀般刮过来。
成大器心头一凛,却没有避开,只是微微颔首,算是打过招呼。
少年冷哼一声,没再理会他,径直走到山坳边缘的一块巨石旁,背对着人群坐下,望着远处黑黢黢的山峦,一动不动。
夜里,寒风呼啸,流民们挤在一起取暖,鼾声、梦呓声此起彼伏。
成大器却睡不着,他想起了那个少年眼中的煞气。
那绝不是普通流民该有的眼神,倒像是……杀过人的。
他悄悄起身,借着朦胧的月光,慢慢走到少年附近。
少年似乎并未睡着,身体微微一僵,手不自觉地按上了刀柄。
“兄台,可是有心事?”成大器尽量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温和,“看你身手不凡,不像是久困流民之中的人。
” 少年猛地回头,月光下,他的脸色苍白,嘴角却勾起一抹冷笑:“身手不凡?在这鬼世道,身手不凡又能怎样?还不是一样饿肚子,一样看着亲人……”他的声音陡然哽咽,猛地别过头去,不再说话。
成大器沉默片刻,在他身边坐下:“我叫成大器,陈留人士,家乡毁于战火,如今也只是个无家可归的流民。
兄台若不嫌弃,可愿告知姓名?” 少年犹豫了一下,低声道:“我叫廖化,祖居襄阳。
” “廖化……”成大器心中一动,这个名字似乎有些耳熟,却又想不起在哪里听过。
他接着问道:“看你的样子,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