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危城掠影

关灯
马车在变得规整坚实的官道上向北而行,越靠近那座传说中的北方巨城,空气中的意味便愈发复杂。

    荒芜的野地逐渐被抛在身后,路上开始出现零散的人流,多是面黄肌瘦、拖家带口的百姓,步履蹒跚却方向一致地朝着同一个方向挪动,仿佛被无形的磁石吸引。

    间或有驿骑飞驰而过,溅起泥水,留下滚滚烟尘和不容置疑的紧迫感。

     司马懿掀开车帘一角,冷静地观察着。

    路旁开始出现成规模的废弃营垒,插着“曹”字旗帜的哨塔矗立在关键隘口,塔上兵士的身影在冬日稀薄的阳光下清晰可见。

    一队约二十人的骑兵巡逻队与他们擦肩而过,铠甲铿锵,马蹄声整齐划一,马上骑士目光森然地扫视着道路,与之前所见的任何武装力量都截然不同——没有散漫,没有掠夺的痕迹,只有一种高效的、冰冷的职业感。

     “公子,前面有关卡。

    ”司马福低声提醒,语气凝重了些。

     司马懿微微颔首,放下了车帘。

     马车缓缓停在一处设防严密的关卡前。

    拒马、鹿角将官道收束成仅容一车通过的窄口,旁边立着望楼,弓手的影子在垛口后若隐若现。

    一名队率模样的军官走上前来,手掌按在刀柄上,面无表情。

     “传!”声音短促而强硬,不容置疑。

     司马福连忙将河内郡开具的过关文牒双手奉上。

    那军官仔细查验着帛书上的印信、日期以及持证人的描述,目光时而抬起,锐利地扫过马车,似乎在比对文牒上的“河内温县士子司马懿”与车内人的相貌。

     “去邺城何事?”军官的问题像石头一样砸过来。

     “回军爷,我家公子游学访友。

    ”司马福恭敬地回答。

     “游学?”军官冷哼一声,显然对这种乱世中的风雅之事充满怀疑,“预计停留几日?落脚何处?” “约摸半月,暂住驿馆或客舍。

    ”司马懿的声音从车内平静地传出,不高不低,恰好能让对方听见。

     军官又盘问了几句,方才挥手放行,但那审视的目光一直追随着马车,直到驶出很远。

     又行了一个多时辰,巨大的城郭终于映入眼帘。

     那是一座仿佛从平原上生长出来的黑色巨兽。

    邺城的城墙高厚异常,明显能看到新近加固的痕迹,许多城砖颜色犹新,与旧墙形成斑驳的对比,无声地诉说着不久前方才结束的惨烈攻城战。

    墙头旌旗招展,最显眼的是“曹”字大旗,间或有象征性的“汉”字旗,在寒风中猎作响。

    女墙之后,甲士林立,弓弩的寒光在灰暗天光下若隐若现,森严之气扑面而来。

     护城河宽得惊人,吊桥沉重而缓慢地起落,严格控制着进出。

    城门洞开,却像巨兽贪婪的口器,吞噬着络绎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