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延医之议

关灯
厅堂之内,炭火依旧噼啪,却驱不散那自病室带回的、渗入骨髓的阴冷与药味。

    郭诚与司马防分宾主重新落座,方才病榻前那惊心动魄的试探仿佛一场无声的雷霆,余波仍在两人之间震荡,使得暂时的沉默显得格外沉重。

     郭诚端起已然微凉的茶汤,轻呷一口,率先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寂静。

    他脸上的神情已不复初入府门时的公事公办,而是换上了一副恰到好处的沉痛与惋惜,目光落在司马防身上,语气也变得低沉缓和了许多。

     “唉……”他未语先叹,一声长息拖得意味深长,“建公先生,今日亲眼得见,方知您所言非虚,更知您身为人父之痛切。

    仲达公子……风华正茂,竟忽遭此等恶疾缠身,僵卧于榻,口不能言……实在……实在是天妒英才,令人扼腕痛心啊。

    ”他言辞恳切,仿佛真心实意地为司马家遭遇的不幸感到难过。

     司马防面露悲戚,微微颔首,声音沙哑:“多谢郭使君体恤……此乃我儿命中之劫,亦是老夫家门不幸……”他适时地停顿,仿佛不堪重负,难以继续。

     郭诚话锋悄然一转,身体微微前倾,神色变得愈发郑重,目光锐利地捕捉着司马防的每一丝反应:“然,正因公子病势如此凶险,已非寻常乡野郎中之术所能企及。

    拖延一日,便恐误了一日生机,届时纵有回天之术,亦恐乏回天之力了。

    ” 他稍稍提高了声调,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权威感:“曹公雄踞中原,求贤若渴,麾下所网罗者,岂止文武英杰?便是医道圣手,亦不乏其人。

    其中多有精通岐黄秘术,尤善应对此等骤然发作、药石罔效之疑难杂症者,往往能于山穷水尽处,另辟蹊径,觅得一线生机。

    ” 最后,他抛出了那枚裹着蜜糖的毒箭,语气充满了“诚挚”的关怀与“不容拒绝”的意味:“在下不才,既蒙曹公信重,委以此任,又亲见公子沉疴,岂能坐视?意欲即刻修书一封,以八百里加急快马直送邺城司空府,将公子病况详尽陈明。

    恳请曹公务必派遣一两位国手良医,星夜兼程,赶赴温县,倾尽全力为公子诊治!此乃曹公一片爱才惜才之苦心,亦是眼下能救公子性命的唯一指望!万望先生以公子性命为重,万万不可推辞啊!”他将“曹公美意”与“唯一生机”紧紧捆绑,言辞恳切,理由充分,几乎堵死了所有婉拒的缝隙。

     司马防闻言,心中顿时掀起惊涛骇浪,一股寒意自脊椎骨窜起,瞬间通达四肢百骸。

    他最惧怕的事情,终究还是来了!曹操身边的医官,那是何等人物?绝非温县本地郎中可比,必然医术精深,见识广博,更可怕的是,他们对曹操忠心不二,洞察力惊人,任何细微的破绽都难逃其法眼。

    这“延医”之举,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