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风痹的终幕
关灯
小
中
大
郭诚带来的最后通牒,如同冰水泼面,彻底浇醒了司马家最后一丝侥幸。
书房密议的尘埃已然落定,策略清晰无比:接受征辟,但必须以一个“大病七年、侥幸生还、元气大伤、留有痼疾”的姿态去接受。
这不是屈服,而是以退为进的最高明策略。
既给了曹操台阶下,全了其“明察”之功,也为司马懿自己披上了一层“体弱无用”的保护色,为日后在邺城的潜伏铺平道路。
府中的空气依旧紧绷,却少了些惶惑,多了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司马懿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他刻意减食,让面容更显清癯憔悴;他反复调整呼吸,使其浅促无力;他甚至长时间保持左臂僵直,以期在需要时,能流露出一种无法完全控制的、细微的颤抖——这是“风痹”留下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印记”。
正厅之中,最后的“演出”即将开始。
使者郭诚再次被请入府中。
他依旧端坐客位,神色却比昨日更多了几分不耐与审视,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仿佛在催促一场早已知道答案的戏码快点上演。
脚步声从廊下传来,缓慢,虚浮,带着衣料摩擦的窸窣声和难以掩饰的、低弱的喘息。
在司马福小心翼翼的搀扶下,司马懿出现了。
只一眼,郭诚敲击扶手的动作便停了下来。
眼前的司马懿,与七年前那个需要被架出来的“瘫痪”病人截然不同。
他能自己行走,但步履极其蹒跚虚软,大半个身子的重量都倚在司马福身上,仿佛随时会脱力倒下。
他瘦得惊人,宽大的衣袍空荡荡地挂着,面色是一种久病的苍白,唇上毫无血色,唯有一双眼睛,虽然充满了极度的疲惫与倦怠,却努力维持着清明,看向郭诚时,带着一种病人特有的、努力想要表达恭敬的吃力感。
他来到厅中,推开司马福欲全力搀扶的手,示意自己要亲自谢恩。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他的
书房密议的尘埃已然落定,策略清晰无比:接受征辟,但必须以一个“大病七年、侥幸生还、元气大伤、留有痼疾”的姿态去接受。
这不是屈服,而是以退为进的最高明策略。
既给了曹操台阶下,全了其“明察”之功,也为司马懿自己披上了一层“体弱无用”的保护色,为日后在邺城的潜伏铺平道路。
府中的空气依旧紧绷,却少了些惶惑,多了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司马懿开始了最后的准备。
他刻意减食,让面容更显清癯憔悴;他反复调整呼吸,使其浅促无力;他甚至长时间保持左臂僵直,以期在需要时,能流露出一种无法完全控制的、细微的颤抖——这是“风痹”留下的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印记”。
正厅之中,最后的“演出”即将开始。
使者郭诚再次被请入府中。
他依旧端坐客位,神色却比昨日更多了几分不耐与审视,指尖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仿佛在催促一场早已知道答案的戏码快点上演。
脚步声从廊下传来,缓慢,虚浮,带着衣料摩擦的窸窣声和难以掩饰的、低弱的喘息。
在司马福小心翼翼的搀扶下,司马懿出现了。
只一眼,郭诚敲击扶手的动作便停了下来。
眼前的司马懿,与七年前那个需要被架出来的“瘫痪”病人截然不同。
他能自己行走,但步履极其蹒跚虚软,大半个身子的重量都倚在司马福身上,仿佛随时会脱力倒下。
他瘦得惊人,宽大的衣袍空荡荡地挂着,面色是一种久病的苍白,唇上毫无血色,唯有一双眼睛,虽然充满了极度的疲惫与倦怠,却努力维持着清明,看向郭诚时,带着一种病人特有的、努力想要表达恭敬的吃力感。
他来到厅中,推开司马福欲全力搀扶的手,示意自己要亲自谢恩。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