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二幅画像》

关灯
坐在一旁,面无表情地听着,指尖的敲击并未停止。

    他在观察,观察云芷如何从这些杂乱的信息中,提炼出有用的部分。

     云芷并未露出丝毫为难之色。

    她一边倾听,一边快速在纸上记录着关键词,同时,她的脑海中已经开始构建模型。

    她过滤掉那些明显带有个人主观印象的形容词(如“亮闪闪”、“有心事”),专注于客观的骨骼和形态特征描述。

     脸型:两人都提及“不瘦”、“有点圆”,结合“鼻子有点塌”,初步判断可能是颧骨不突出、下颌角圆润的方圆脸或圆脸。

     五官:眉毛淡,眉梢下撇——这是眉骨和肌肉走向的体现。

    眼睛不算大——眼眶大小。

    鼻梁塌——鼻骨高度。

    唇厚——口轮匝肌及软组织特征。

    左耳稍大——可能存在细微的不对称,这是极有价值的个体特征。

     她不断引导提问:“额头宽窄?发际线形状?人中长短?嘴角是上扬还是下垂?笑起来有无酒窝?……” 有些问题,王婆子和老文书能答上一些,有些则茫然摇头。

     当感觉信息收集得差不多时,云芷停下了笔。

     “有劳二位。

    ”她微微颔首。

     王婆子和老文书如蒙大赦,连忙退了出去。

     画室内重归寂静。

    云芷闭上眼,将刚才收集到的所有碎片化信息在脑中飞速整合、碰撞、筛选。

    她运用法医人类学中关于面部软组织与骨骼关联的知识,将这些语言描述“翻译”成具体的骨骼定位点和肌肉形态。

     然后,她睁开眼,执笔蘸墨。

     落笔。

     依旧是那种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精准。

    她没有从局部开始,而是先定下头型轮廓和外眼角、鼻翼、嘴角等关键点的位置线。

     萧绝的目光,从她的脸,移到了她的笔端。

     他看到,她下笔没有丝毫犹豫,线条流畅而肯定,仿佛她笔下描绘的,不是一个仅凭他人描述构建的虚影,而是一个真实存在于她眼前、任由她临摹的模特。

     先是脸型框架,符合“方圆”的特征,下颌圆润。

     接着是五官定位。

    偏淡的眉毛,眉梢依据描述微微下垂。

    不算大的眼睛,但通过精准的内外眼角定位和眼型勾勒,显得颇有神采。

    略显塌陷的鼻梁,被她用微妙的阴影渲染出立体感。

    丰厚的嘴唇,嘴角自然闭合,略带一丝向下,符合“看起来像有心事”的描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她甚至细致地表现出了左右耳朵那极其细微的不对称感。

     一个活生生的、带着丫鬟特有的伶俐与一丝愁苦的年轻女子面容,逐渐在宣纸上清晰起来。

     然而,就在画像即将完成之际,云芷的笔尖微微一顿。

    她回忆起老文书提到左耳时那一闪而过的犹豫,以及王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