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关灯
她闭上眼,脑海中开始进行一场无声的“面部特征融合推演”。

     颅骨轮廓:小蝶是略显圆润的方圆脸,翠浓的脸型稍长,但两人颅骨最宽处(颧弓间距)与颅长的比例,竟有微妙的重合区间。

     眉眼间距与比例:忽略眉毛形状和眼神,单看眼眶位置、内眼角间距与外眼角走向,两者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基础。

     鼻骨与颌面关系:小蝶鼻梁略显塌陷,翠浓鼻梁也不高挺,两人都属于面部立体度不高的类型,这使得她们在特定角度或光影下,侧面轮廓可能产生模糊的相似感。

     特殊标记的潜在关联:小蝶右眼角下有泪痣,翠浓左耳后有胎记。

    这两个标记位置一左一右,一明一隐,是否存在着某种对称性的刻意安排? 这些细微的、单独看来并不起眼的相似点,在云芷有意识的叠加与融合下,渐渐勾勒出一个模糊的、介于小蝶与翠浓之间的“中间形态”! 云芷猛地睁开眼,快步回到画案前,铺开一张全新的宣纸。

    她需要将脑中这个融合推演的“第三张脸”画出来! 她执笔的手稳定异常,眼神专注得可怕。

    这一次的绘制,比任何一次都要艰难。

    她不是在临摹实物,也不是依据描述,而是在进行一种基于骨骼数据和概率学的“创造”。

     笔尖落下,先定下融合后的颅骨轮廓基线。

     接着是眉眼,取两人眼间距的平均值,眼型则综合了小蝶的杏眼轮廓与翠浓眼尾微微下垂的特点。

     鼻梁高度取中间值,鼻头圆润度介于两者之间。

     嘴唇厚度综合,但嘴角模仿小蝶的自然闭合,削弱翠浓的那丝愁苦。

     最后,她做了一个更大胆的尝试——在画中人的左眼角下方,与右耳后方,分别用极淡的笔触,暗示性地点出了可能存在痣或胎记的区域,但并不明确画出,只是留下一种视觉上的“可能性”。

     当最后一笔落下,云芷搁下笔,缓缓后退。

     画纸上呈现的,是一张既陌生又隐隐透着几分熟悉感的面容。

    它不像小蝶那般温婉怯懦,也不像翠浓那般伶俐外露,而是一种更趋于平淡、甚至有些模糊不清的样貌,仿佛丢入人海便难以立刻辨认。

    但若仔细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