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青铜迷踪:墙壁上的外星印记

关灯
,”他按下通讯键,“收到没有?” 几秒后,一个沙哑的声音传来:“收到了。

    材质……不是地球冶炼工艺。

    ” “什么意思?” “铜锡比例不对,含微量铱和钯,晶体结构呈六方密堆……这种合金,二十世纪没人能做出来。

    ” 楚河沉默。

    老周的判断他信。

    那老头活了一百多年,见过太多不该存在的东西。

     “还有,”老周顿了顿,“我这边信号不对劲。

    最近多次检测到异常电磁信号,频率与历史上某些重大事件相关联。

    ” “什么信号?” “我的卫星电话……刚自动开机了。

    ” “说什么?” “日语。

    气象预警。

    ‘关东地区预计强震,震级预估七点五以上,时间——1923年9月1日’。

    ” 楚河盯着那块青铜板。

    1923年。

    百年前的预报。

    现在不可能收到这种信号,除非…… “切断所有非必要设备。

    ”他下令,“关掉手环外接端口,林玲,断开公网。

    ” 指令传下去,跃迁手环陆续进入离线模式。

    平台陷入半黑,只剩通风口那两盏灯还亮着。

    老周的声音断续传来:“信号……还在……不是广播……是点对点传输……像是从某个节点直接推过来的……” “频谱分析做了吗?” “做了。

    音频里藏了二进制脉冲。

    解出来一组经纬度——北纬35.68,东经139.76,深度地下三百米。

    东京。

    ” 楚河没说话。

    东京。

    另一个“深红之眼”标记点。

    不是巧合。

    这是网络,一张埋在地下的网,而他们刚刚碰到了其中一个节点。

     “林玲,”他说,“调出第3章蓝莓田石板的影像。

    ” 影像传回,全息投影在手环上展开,通过比对确认是同一系统。

     “同一系统。

    ”他说。

     老周的声音低了下去:“这不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它比八门还早。

    ” 话音落下的瞬间,楚河视网膜上的“文明筛选器”突然激活。

    一层半透明界面浮起,将青铜板的纹路解析成三维结构,展开成一片星图残片,八处光点分布在不同位置,其中三处亮着红光——当前坐标、东京,还有一处在南美雨林深处。

     “激活点在增加。

    ”他说。

     “不是激活,”老周纠正,“是共振。

    你们碰了节点,它开始回应。

    下一个信号可能更强。

    ” 楚河盯着那星图。

    三处亮起,意味着三块板被触发。

    他们不是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