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扩建风波,默契渐显

关灯
正想靠阳谷的农桑新政邀功,要是出了岔子,他的奏折就没了底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张敬的脸色果然沉了下来,拿起图纸看了看,上面详细标注了扩建后的规模和预期效果,还有农户的踊跃反馈。

    “李三真是糊涂!”他拍了下桌子,“农桑补贴是朝廷重视的事,他也敢拖延!你随我去粮署,我倒要看看他怎么核对账目!” 两人来到粮署,李三正和钱万贯在堂上喝茶,桌上摆着精致的点心。

    见张敬来了,两人慌忙起身,钱万贯更是下意识地往桌下藏什么东西。

    “张大人,您怎么来了?”李三的声音有些发颤。

     “我再不来,农桑补贴的银子就要被你拖黄了!”张敬指着李三,“乔劝农使的账目清清楚楚,农户签字画押齐全,你凭什么拖延?立刻把银子给我拨了!” 李三脸色惨白,求助地看向钱万贯,钱万贯却不敢说话——张敬是巡察御史,他可不敢得罪。

    “是……是下官糊涂,这就拨银子。

    ”李三哆哆嗦嗦地签了字,让衙役去取银子。

     乔郓拿到银子,对张敬拱手道:“多谢大人主持公道,阳谷农桑学堂扩建完成后,定给大人一份详细的政绩报告。

    ” 张敬满意地点头:“好!我等着你的好消息。

    ” 离开粮署时,钱万贯追了出来,拦住乔郓的马:“乔郓,你别太得意!这银子你拿得,能不能花得安稳,还不一定!” 乔郓勒住马,居高临下地看着他:“钱掌柜还是管好自己吧,上次偷税漏税的账,张大人可是记着呢。

    ”说完,拍马就走,留下钱万贯在原地气得跺脚。

     赶回阳谷时,已是深夜。

    乔郓刚到粮行门口,就看到苏婉提着灯笼在等他,灯笼的光晕映着她的身影,单薄却坚定。

    “你回来了!”她快步迎上来,递过一碗热姜汤,“路上冷,喝点暖暖身子。

    学堂的地基已经平整好了,垫高的地方也按你说的做了,明天就能打夯。

    ” 乔郓接过姜汤,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驱散了一路的疲惫。

    “辛苦你了,这么晚还没睡。

    ”他看着灯笼下她微红的脸颊,“银子拿到了,明天就能给木料商和砖窑老板付款,工期不会拖。

    ” “那就好。

    ”苏婉笑了笑,眼里的担忧散去,“我给你留了些点心,在账房的桌上,你吃点再休息。

    ” 第二天一早,乔郓给木料商和砖窑老板结了款,扩建工程正式启动。

    农户们来得更早,有的扛着锄头平整地基,有的拿着锯子加工木料,有的提着水桶和泥,学堂里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苏婉在药材室的地基旁,指挥着农户们铺细沙,手里拿着一把尺子,时不时量一下厚度:“这边再铺半寸,要均匀,不然砖铺不平。

    ” 乔郓走过去,递给她一块帕子:“歇会儿吧,太阳越来越晒了。

    ” “没事,铺完沙就歇。

    ”苏婉擦了擦额头的汗,指着旁边的药圃,“我昨天采了些艾草和蒲公英,晒在那边了,等药材室建好,就能装罐储存,以后农户们有个小伤小病,随时能拿。

    ” 乔郓顺着她的手指看去,药圃里晒着一排排草药,青的、黄的、绿的,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的香气。

    “你采了多久?” “晨露没干的时候去的,那时的草药药效最好。

    ”苏婉笑道,“后山还有些金银花,等周末我们一起去采吧,能防白粉病,还能泡水喝,清热解暑。

    ” “好啊。

    ”乔郓点头,看着她认真的样子,心里泛起一丝甜意。

    和苏婉在一起,连忙碌的日子都透着温馨。

     下午,周铁带来一个消息:“郓哥,拐子刘说,钱万贯派人去了寿张县,找黑虎的对头黄狼的余党,好像想挑唆他们找黑虎的麻烦,要是黑虎乱了阵脚,说不定会再找梁山帮忙。

    ” 乔郓的眼神沉了下来。

    钱万贯真是阴魂不散,正面斗不过,就玩这种阴招。

    “黑虎那边有动静吗?” “暂时没有,王老太的病好多了,黑虎最近心思都在照顾老娘上,没理会那些余党。

    ”周铁道,“拐子刘已经让寿张的眼线盯着那些余党了,一有动静就汇报。

    ” “好,让眼线盯紧点,告诉黑虎,要是余党敢闹事,直接报官,我会跟寿张县衙打招呼。

    ”乔郓沉吟道,“另外,让周林在莘县多备些粮食,要是寿张的运粮路线有波动,就从莘县调粮,别耽误军粮供应。

    ” “明白!” 处理完这事,乔郓回到学堂,苏婉正在给一个手指被木屑划伤的农户包扎伤口。

    她先用蒲公英汁清洗伤口,再敷上金疮药,最后用布条缠好,动作麻利又轻柔。

    “伤口别碰水,明天来换药,要是红肿了就来找我。

    ”她叮嘱道。

     农户感激地说:“谢谢苏姑娘,要是没有你,我们干活受伤了都不知道怎么办。

    ” 乔郓看着这一幕,心里越发觉得苏婉是个难得的帮手。

    她不仅懂医术,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