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秋收协奏,微澜暗伏
关灯
小
中
大
场:“大家别慌!周林,你立刻带两个木工去学堂的工具房,那里有备用的硬木,按断齿的尺寸,重新做两根,越快越好!”又对李老爹道,“你们组先把割好的稻子运到晾晒架下摊开,别堆着,我让张老爹他们组先借你们一台打谷机,轮流用,保证不耽误进度。
” “张老爹能肯吗?他们组的进度也紧啊。
”李老爹有些犹豫。
“互助会就是要互相帮衬。
”乔郓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去找张老爹。
果然,张老爹一听,立刻爽快地答应:“没问题!一台机器轮流用,大不了我们组多干会儿活,总能赶上来!” 木工很快做好了新的木齿,周铁带着人帮忙安装调试。
打谷机重新转动起来,“轰隆隆”的声音混着农户们的吆喝声,在打谷场上汇成了热闹的丰收乐章。
乔郓站在一旁,看着稻穗被卷入机器,金黄的谷粒簌簌落下,心里踏实了不少。
苏婉提着一壶新烧的凉茶走过来,递给他一碗:“喝口吧,刚煮的,加了点冰糖,解暑。
”她的额角也沾着汗珠,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脸颊上。
乔郓接过茶碗,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甜意。
“谢谢你,”他看着她,“医疗点那边忙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忙完了,刚才教了几个农户怎么用艾草熏谷堆,防止生虫。
”苏婉在他身边蹲下,看着打谷机里落下的谷粒,“今年的收成真好,比去年多了快两成,农户们的日子总算能好过些了。
” “是啊,”乔郓点头,“等交完储备粮,互助会再拿出一部分粮,给家里困难的农户补贴点,保证大家冬天有粮吃。
”他顿了顿,又道,“储备粮的运输路线,我让周铁和黑虎对接了,走寿张山路,黑虎说会亲自带队,应该没问题。
” 午后,阳光越来越烈,乔郓安排农户们轮流歇晌。
他和苏婉坐在老槐树下,啃着粗粮饼子。
“刚才拐子刘的人来传话,说济州府那边有动静,梁山的‘摸着天’杜迁带了十几个喽啰,在粮道附近转悠,好像在打探运粮队的消息。
”乔郓压低声音,语气凝重。
“那运粮队要不要多带些人?”苏婉担忧道,“黑虎的人虽然能打,但梁山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 “我让周铁从脚夫队里挑了十个懂点拳脚的,跟着一起去,”乔郓说道,“还让你配的那些防贼药粉,撒在粮车周围,一旦有人靠近,就能留下脚印。
另外,我给武松写了信,让他派两个捕快,暗中跟着运粮队,万一有情况,能及时支援。
” 苏婉点了点头,从药箱里拿出几个油纸包:“这是我做的急救包,里面有金疮药、止血布和解毒的草药,让运粮队的人每人带一个,万一受伤了能及时处理。
”她把油纸包递给乔郓,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都微微一怔,随即快速分开,脸颊都有些发烫。
下午的收割进度更快了。
互助会的农户们互相帮衬,你帮我割稻,我帮你打谷,连孩子们都拿着小篮子,在田里捡拾掉落的稻穗。
乔郓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热闹而有序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
从刚穿越时的惶惶不安,到现在能组织起这么多农户,建立起互助的体系,这一路走得不易,但一切都值得。
傍晚时分,第一波收割的稻子已经晾晒好了,金灿灿的谷粒在竹匾里铺成了厚厚的一层,反射着夕阳的光芒。
农户们扛着镰刀,提着装满稻穗的篮子,说说笑笑地往家走。
刘老汉走在最后,特意走到乔郓身边,递过一小袋饱满的谷粒:“郓哥,这是今年的新谷,留着给你尝鲜,熬粥特别香。
” 乔郓接过谷粒,沉甸甸的,带着阳光的温度。
“谢谢刘大叔,”他笑道,“等秋收
” “张老爹能肯吗?他们组的进度也紧啊。
”李老爹有些犹豫。
“互助会就是要互相帮衬。
”乔郓拍了拍他的肩膀,转身去找张老爹。
果然,张老爹一听,立刻爽快地答应:“没问题!一台机器轮流用,大不了我们组多干会儿活,总能赶上来!” 木工很快做好了新的木齿,周铁带着人帮忙安装调试。
打谷机重新转动起来,“轰隆隆”的声音混着农户们的吆喝声,在打谷场上汇成了热闹的丰收乐章。
乔郓站在一旁,看着稻穗被卷入机器,金黄的谷粒簌簌落下,心里踏实了不少。
苏婉提着一壶新烧的凉茶走过来,递给他一碗:“喝口吧,刚煮的,加了点冰糖,解暑。
”她的额角也沾着汗珠,鬓角的碎发被汗水濡湿,贴在脸颊上。
乔郓接过茶碗,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带着淡淡的甜意。
“谢谢你,”他看着她,“医疗点那边忙完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忙完了,刚才教了几个农户怎么用艾草熏谷堆,防止生虫。
”苏婉在他身边蹲下,看着打谷机里落下的谷粒,“今年的收成真好,比去年多了快两成,农户们的日子总算能好过些了。
” “是啊,”乔郓点头,“等交完储备粮,互助会再拿出一部分粮,给家里困难的农户补贴点,保证大家冬天有粮吃。
”他顿了顿,又道,“储备粮的运输路线,我让周铁和黑虎对接了,走寿张山路,黑虎说会亲自带队,应该没问题。
” 午后,阳光越来越烈,乔郓安排农户们轮流歇晌。
他和苏婉坐在老槐树下,啃着粗粮饼子。
“刚才拐子刘的人来传话,说济州府那边有动静,梁山的‘摸着天’杜迁带了十几个喽啰,在粮道附近转悠,好像在打探运粮队的消息。
”乔郓压低声音,语气凝重。
“那运粮队要不要多带些人?”苏婉担忧道,“黑虎的人虽然能打,但梁山的人也不是吃素的。
” “我让周铁从脚夫队里挑了十个懂点拳脚的,跟着一起去,”乔郓说道,“还让你配的那些防贼药粉,撒在粮车周围,一旦有人靠近,就能留下脚印。
另外,我给武松写了信,让他派两个捕快,暗中跟着运粮队,万一有情况,能及时支援。
” 苏婉点了点头,从药箱里拿出几个油纸包:“这是我做的急救包,里面有金疮药、止血布和解毒的草药,让运粮队的人每人带一个,万一受伤了能及时处理。
”她把油纸包递给乔郓,指尖不小心碰到他的手,两人都微微一怔,随即快速分开,脸颊都有些发烫。
下午的收割进度更快了。
互助会的农户们互相帮衬,你帮我割稻,我帮你打谷,连孩子们都拿着小篮子,在田里捡拾掉落的稻穗。
乔郓站在田埂上,看着这热闹而有序的场景,心里满是感慨。
从刚穿越时的惶惶不安,到现在能组织起这么多农户,建立起互助的体系,这一路走得不易,但一切都值得。
傍晚时分,第一波收割的稻子已经晾晒好了,金灿灿的谷粒在竹匾里铺成了厚厚的一层,反射着夕阳的光芒。
农户们扛着镰刀,提着装满稻穗的篮子,说说笑笑地往家走。
刘老汉走在最后,特意走到乔郓身边,递过一小袋饱满的谷粒:“郓哥,这是今年的新谷,留着给你尝鲜,熬粥特别香。
” 乔郓接过谷粒,沉甸甸的,带着阳光的温度。
“谢谢刘大叔,”他笑道,“等秋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