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春前筹备,邻县疑云

关灯
神渐渐变了——上面详细记录了每次收购的粮商、价格、数量,还有粮商的签字画押,比他手里的合同实在多了。

    “可我们和粮商的合同……”他还是有些犹豫。

     “合同可以协商,”乔郓笑道,“要是粮商压价,互助会可以出面协调,甚至帮你们联系新的粮商。

    比如阳谷的王粮商,已经答应优先收购推广新政县的粮食,价格比市价高一文。

    ”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苏婉端着一盘刚蒸好的麦饼走进来,麦饼的香气瞬间弥漫在堂屋里。

    “各位乡绅尝尝,”她把麦饼放在桌上,“这是用去年的改良麦种做的,比普通麦饼更筋道,你们那边要是推广新种,明年也能吃上这样的麦饼。

    ” 张乡绅拿起一块麦饼,咬了一口,酥脆的外皮里裹着淡淡的麦香,确实比自家的麦饼好吃。

    他放下饼,沉吟道:“乔劝农使,不是我们不想推广,就是担心没人牵头,农户们不信任外人。

    ” “这好办,”乔郓立刻道,“阳谷可以派懂技术的农户去邻县指导,互助会也能提供种子和农具支持,等你们的农户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自然就信了。

    ” 几个乡绅对视一眼,都点了点头。

    张乡绅站起身:“好!我们信乔劝农使一次!莘县先选两个村试点,要是效果好,再全县推广。

    ” “没问题!”乔郓笑着拱手,“我让周铁明天就带技术员去莘县,种子和肥料也一起送过去。

    ” 送走乡绅们,赵掌柜松了口气:“这些乡绅最难缠,还好你有办法,不然推广的事肯定要卡壳。

    ” “他们不是难缠,是怕吃亏,”乔郓笑道,“只要让他们看到好处,比说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他转头对苏婉道,“刚才谢谢你的麦饼,正好解了围。

    ” 苏婉脸颊微红:“就是普通的麦饼,没想到能帮上忙。

    ” 下午,乔郓正和周铁安排去莘县的事宜,拐子刘的小乞丐突然跑了进来,手里拿着一张揉皱的纸条:“郓哥,济州府那边传来消息,梁山的‘小霸王’周通带了十几个喽啰,在莘县和阳谷的交界处活动,好像在打听新政推广的事,还和莘县的粮商见了面。

    ” 乔郓的脸色沉了下来。

    周通是梁山的小头领,为人好色贪财,最喜欢勾结地方势力欺压百姓。

    他激活信息探查扫过纸条: 【情报分析:周通与莘县粮商李老板勾结,李老板担心新政推广影响自己的生意,想让周通破坏试点村的麦田,嫁祸给“新政不祥”】 【潜在风险:试点村刚启动,农户信心不足,若麦田被毁,可能引发恐慌】 【应对建议:加强莘县试点村的巡逻,联系莘县县衙协助,同时收集李老板勾结梁山的证据】 “周铁,”乔郓立刻道,“你带十个精干的脚夫,今晚就去莘县,守在试点村的麦田边,要是有可疑人员,先抓起来,别让他们毁了麦田。

    另外,让拐子刘的人盯着李老板,收集他和周通勾结的证据。

    ” “好!”周铁应了一声,转身就去安排。

     苏婉走过来,手里拿着几个油纸包:“这是我配的‘迷烟包’,让脚夫们带上,遇到喽啰别硬拼,用这个更安全。

    还有这个——”她递过一张画着草药的图纸,“这是‘刺藤’,莘县的山路多,让脚夫们在麦田周围种上,能阻拦陌生人靠近,还不会伤着农户。

    ” 乔郓接过油纸包和图纸,心里暖暖的:“考虑得太周到了,我让周铁按图纸种刺藤,再给莘县的农户说一声,晚上别单独出门。

    ” 傍晚,乔郓和苏婉坐在学堂的账房里,整理推广新政的资料。

    炭炉里的炭火跳动着,把两人的影子投在墙上。

    苏婉把种子清单放在桌上:“莘县的试点村需要五百斤冬麦种子、两百斤肥料,还有十具改良耧车,都准备好了,明天一早就能装车。

    ” “嗯,”乔郓点头,“技术员也选好了,都是经验丰富的农户,懂种子处理和农具使用,能帮上忙。

    ”他看着苏婉眼底的倦色,皱眉道,“今天忙了一天,早点休息吧,剩下的资料我来整理。

    ” “没事,我不累,”苏婉摇头,“再把义诊的资料整理一下,莘县的农户可能也需要医疗指导,我把常见的春病防治方子抄几份,让技术员一起带过去。

    ” 乔郓没有再劝,只是给她倒了杯热药茶:“喝点茶,提提神。

    ” 两人并肩坐在桌前,灯光下,乔郓整理农具清单,苏婉抄写药方,笔尖划过纸页的“沙沙”声,在安静的账房里格外清晰。

    偶尔乔郓抬头,看到苏婉的发梢垂落在纸上,会轻轻帮她拂开;苏婉抄写完一页,会自然地递给乔郓,让他核对药方的剂量。

    不用多说,却有着旁人无法替代的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