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济府联援,阳谷寄情
关灯
小
中
大
拌药。
她穿着青布衣裙,挽着袖口,手里拿着木耙,将护种粉均匀地拌进麦种里。
刘老汉蹲在旁边,手里捧着半瓢种子,笑道:“苏姑娘,你这药粉真神,东阿县的种子救回来了,李乡绅特意让人送了两筐红枣来道谢。
” 苏婉擦了擦额头的汗,接过红枣,饱满红润的枣子透着甜香:“这是乔郓的功劳,他让周铁送了那么多竹匾,还承诺借种子,农户们才敢放心处理。
”她从怀里拿出乔郓的回信,字迹有力,提到了在济州府遇到王月瑶,称赞她懂农事、有胆识,还说王家庄愿意试点。
“乔郓在济州府还好吧?”刘老汉问道,“听说那边粮商厉害,别让他受欺负。
” “没事,”苏婉笑着把红枣分给孩子们,“他说有王老爷和王姑娘帮忙,张万财不敢乱来。
我给他寄了新的晕车药和防风寒的草药包,还把学堂的近况写了,让他安心。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走到学堂的阅书角,把乔郓要的《农桑简易法》续篇整理好,准备让周林送去济州府。
续篇里补充了晚稻种植技巧和经济作物的培育方法,是她和陈先生一起整理的,每页都画了插图,有的是她画的草药,有的是陈先生画的农具,生动易懂。
济州府的王家庄,乔郓正带着农户们调试改良耧车。
王月瑶穿着短打布衣,挽着裤脚,跟着乔郓学推耧车。
她力气不小,推得很稳,就是播种密度控制不好,耧车时不时撒多了种子。
“别急,”乔郓扶住她的手腕,调整木栓的位置,“这个木栓控制种子流量,往前推是密,往后拉是疏,王家庄的土地肥沃,疏点好,不容易倒伏。
” 温热的触感从手腕传来,王月瑶脸颊微红,却没躲闪,认真地跟着调整:“我以前只在书上看过耧车,没想到实际操作这么多讲究。
你教的比书上讲的清楚多了。
” 乔郓松开手,笑着递过一块帕子:“擦汗吧,这耧车看着轻,推久了也累。
苏姑娘第一次学的时候,推了半亩地就胳膊酸了,后来练了三天才熟练。
” “苏姑娘也学过?”王月瑶接过帕子,“她真是全能,懂医术、懂农事,还能配药,你能有她帮忙,真是福气。
” 乔郓想起苏婉在阳谷忙碌的身影,嘴角泛起浅笑:“她很细心,很多我没注意到的细节,都是她提醒的,比如捡麦穗、粮囤防潮,没有她,新政推不了这么顺利。
” 傍晚,王月瑶带着乔郓去王家的粮行。
粮行的仓库里,新到的竹匾整齐地堆着,伙计们正在晾晒收购的粮食。
“这是按你的要求,把仓库垫高了半尺,铺了细沙和油纸,”王月瑶指着仓库的地面,“护种粉也撒了,保证种子不会发霉。
另外,我联系了济州府的铁匠铺,让他们按你的图纸,打造五十具改良耧车,供试点村用。
” 乔郓看着仓库里的布置,心里踏实不少:“王姑娘考虑得比我还细,有你帮忙,试点肯定能成。
张万财要是敢压价,咱们就用王家粮行的渠道,把粮食卖到周边州府,他拦不住。
” 正说着,周林从阳谷赶来,手里捧着个布包:“郓哥,苏姑娘让我捎来的,里面是新配的护苗粉,还有给你的棉袍——济州府比阳谷冷,让你注意保暖。
她还说,学堂的孩子们画了农作图,让我带给你,说能给试点村的农户做参考。
” 乔郓打开布包,里面的棉袍是半旧的青布面,袖口缝着细密的针脚——是苏婉补过的,护苗粉的陶罐上贴着小纸条,写着“每百斤种子拌四两,雨天加一钱”。
最下面是一叠孩子们画的图画,歪歪扭扭的麦陇、耧车,还有拿着药粉的苏婉,旁边写着“苏姐姐和郓哥哥加油”。
王月瑶凑过来看,忍不住笑了:“孩子们画得真可爱,苏姑娘一定很受大家喜欢。
”她看着乔郓小心翼翼把图画收好,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第二天一早,张万财的报复就来了——他让手下散布谣言,说阳谷的改良种子是“劣种”,种出来的麦子会苦,还让几个粮商联合声明,不收购试点村的粮食。
王家庄的农户们慌了,纷
她穿着青布衣裙,挽着袖口,手里拿着木耙,将护种粉均匀地拌进麦种里。
刘老汉蹲在旁边,手里捧着半瓢种子,笑道:“苏姑娘,你这药粉真神,东阿县的种子救回来了,李乡绅特意让人送了两筐红枣来道谢。
” 苏婉擦了擦额头的汗,接过红枣,饱满红润的枣子透着甜香:“这是乔郓的功劳,他让周铁送了那么多竹匾,还承诺借种子,农户们才敢放心处理。
”她从怀里拿出乔郓的回信,字迹有力,提到了在济州府遇到王月瑶,称赞她懂农事、有胆识,还说王家庄愿意试点。
“乔郓在济州府还好吧?”刘老汉问道,“听说那边粮商厉害,别让他受欺负。
” “没事,”苏婉笑着把红枣分给孩子们,“他说有王老爷和王姑娘帮忙,张万财不敢乱来。
我给他寄了新的晕车药和防风寒的草药包,还把学堂的近况写了,让他安心。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她走到学堂的阅书角,把乔郓要的《农桑简易法》续篇整理好,准备让周林送去济州府。
续篇里补充了晚稻种植技巧和经济作物的培育方法,是她和陈先生一起整理的,每页都画了插图,有的是她画的草药,有的是陈先生画的农具,生动易懂。
济州府的王家庄,乔郓正带着农户们调试改良耧车。
王月瑶穿着短打布衣,挽着裤脚,跟着乔郓学推耧车。
她力气不小,推得很稳,就是播种密度控制不好,耧车时不时撒多了种子。
“别急,”乔郓扶住她的手腕,调整木栓的位置,“这个木栓控制种子流量,往前推是密,往后拉是疏,王家庄的土地肥沃,疏点好,不容易倒伏。
” 温热的触感从手腕传来,王月瑶脸颊微红,却没躲闪,认真地跟着调整:“我以前只在书上看过耧车,没想到实际操作这么多讲究。
你教的比书上讲的清楚多了。
” 乔郓松开手,笑着递过一块帕子:“擦汗吧,这耧车看着轻,推久了也累。
苏姑娘第一次学的时候,推了半亩地就胳膊酸了,后来练了三天才熟练。
” “苏姑娘也学过?”王月瑶接过帕子,“她真是全能,懂医术、懂农事,还能配药,你能有她帮忙,真是福气。
” 乔郓想起苏婉在阳谷忙碌的身影,嘴角泛起浅笑:“她很细心,很多我没注意到的细节,都是她提醒的,比如捡麦穗、粮囤防潮,没有她,新政推不了这么顺利。
” 傍晚,王月瑶带着乔郓去王家的粮行。
粮行的仓库里,新到的竹匾整齐地堆着,伙计们正在晾晒收购的粮食。
“这是按你的要求,把仓库垫高了半尺,铺了细沙和油纸,”王月瑶指着仓库的地面,“护种粉也撒了,保证种子不会发霉。
另外,我联系了济州府的铁匠铺,让他们按你的图纸,打造五十具改良耧车,供试点村用。
” 乔郓看着仓库里的布置,心里踏实不少:“王姑娘考虑得比我还细,有你帮忙,试点肯定能成。
张万财要是敢压价,咱们就用王家粮行的渠道,把粮食卖到周边州府,他拦不住。
” 正说着,周林从阳谷赶来,手里捧着个布包:“郓哥,苏姑娘让我捎来的,里面是新配的护苗粉,还有给你的棉袍——济州府比阳谷冷,让你注意保暖。
她还说,学堂的孩子们画了农作图,让我带给你,说能给试点村的农户做参考。
” 乔郓打开布包,里面的棉袍是半旧的青布面,袖口缝着细密的针脚——是苏婉补过的,护苗粉的陶罐上贴着小纸条,写着“每百斤种子拌四两,雨天加一钱”。
最下面是一叠孩子们画的图画,歪歪扭扭的麦陇、耧车,还有拿着药粉的苏婉,旁边写着“苏姐姐和郓哥哥加油”。
王月瑶凑过来看,忍不住笑了:“孩子们画得真可爱,苏姑娘一定很受大家喜欢。
”她看着乔郓小心翼翼把图画收好,眼底闪过一丝了然的笑意。
第二天一早,张万财的报复就来了——他让手下散布谣言,说阳谷的改良种子是“劣种”,种出来的麦子会苦,还让几个粮商联合声明,不收购试点村的粮食。
王家庄的农户们慌了,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