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苗间疑影,智破流言
关灯
小
中
大
培训基地的晒谷场被改造成了临时课堂,三十几个来自各州府的学员围着乔郓,目光紧紧盯着他手中的播种器。
这是王月瑶新改良的“三孔播种器”,枣木手柄上刻着细密的刻度,三个铜制出种孔能同时播下不同作物的种子。
“注意握柄力度,”乔郓演示着将麦种倒入器斗,手腕轻转,三行均匀的种子落在松软的沙土里,“沙质土要浅播,黏质土深半寸,刻度盘上都标着,别记混了。
” 一个来自曹州的学员皱着眉,手里的播种器总是漏种:“乔主事,俺们那儿的土又黏又硬,这播种器的铜孔会不会被土块堵了?” “不会,”王月瑶走过来,接过播种器,用细铁丝通了通出种孔,“我在孔口加了倒刺,土块进不去,播完后用清水冲一冲,还能防生锈。
这是清理工具,每个学员都有一套。
”她递过一个装着铁丝、小毛刷的布包,布包上绣着“农桑培训”四个字。
苏婉蹲在旁边的苗床前,细心查看刚发芽的麦种。
嫩绿的芽尖顶着种皮,却有不少芽苗泛黄、纤细。
她轻轻拨开土壤,指尖捻起一点土粒,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微蹙:“乔郓,你来看,这土有点发酸,芽苗根须都短了。
” 乔郓走过去,激活信息探查扫过苗床: 【土壤状态:轻度酸化(pH值5.2,适宜小麦发芽pH值6.0-7.0)】 【作物问题:芽苗根系发育不良(非种子问题,土壤缺碱导致)】 【改良方案:施加草木灰(每亩50斤)或石灰粉(每亩20斤),配合苏婉的“调碱草药水”效果更佳】 【异常提示:曹州、濮州学员带来的土壤样本均有酸化迹象,且部分种子袋上有细微霉点(非自然霉变,似被喷洒过酸性液体)】 乔郓心里咯噔一下——几个州府的土壤同时酸化,还都集中在学员带来的样本里,太过巧合。
他不动声色地将霉变的种子收好,对学员们道:“今天先练操作,土壤问题明天再说,大家把样本袋都收好,别受潮了。
” 午休时,乔郓将陈默和林砚叫到账房。
林砚推了推鼻梁上的粗框眼镜,将刚统计好的学员资料放在桌上:“曹州和濮州的五个学员,都来自‘顺昌粮行’的地界,这粮行掌柜叫刘三,是张万财的表亲,去年就抵制过新政推广。
” 陈默捻着胡须,指尖划过学员资料上的“土壤样本采集日期”:“都是三天前采集的,正好是刘三去曹州的日子。
他要是在土壤样本里加了酸水,再散布‘培训基地种子有问题’的流言,学员们回去后,各州府的推广肯定会受影响。
” “得先拿到证据,”乔郓敲了敲桌角,“林砚,你去查刘三在曹州的行踪,有没有人看到他接触学员;王月瑶,你联系济州府的铁匠铺,赶制二十个‘土壤检测盒’,里面放着苏婉配的酸碱试纸,让学员自己测当地的真实土壤;苏婉,你熬些‘调碱草药水’,明天给大家演示土壤改良,用实际效果打破流言。
” 苏婉正在药圃里采摘艾草和苦参,闻言点头:“我这就去熬,草药水加了草木灰和陈皮,既能调碱,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她蹲下身,小心避开刚发芽的薄荷苗,“昨天给学员们熬的防蚊膏快用完了,正好趁熬药的功夫,多做些,曹州的蚊子毒,他们用得上。
” 傍晚,林砚带着消息回来,脸上带着喜色:“郓哥,查到了!曹州的一个农户说,三天前看到刘三的伙计给学员的土壤样本袋洒东西,还塞了银子,让他们回去
这是王月瑶新改良的“三孔播种器”,枣木手柄上刻着细密的刻度,三个铜制出种孔能同时播下不同作物的种子。
“注意握柄力度,”乔郓演示着将麦种倒入器斗,手腕轻转,三行均匀的种子落在松软的沙土里,“沙质土要浅播,黏质土深半寸,刻度盘上都标着,别记混了。
” 一个来自曹州的学员皱着眉,手里的播种器总是漏种:“乔主事,俺们那儿的土又黏又硬,这播种器的铜孔会不会被土块堵了?” “不会,”王月瑶走过来,接过播种器,用细铁丝通了通出种孔,“我在孔口加了倒刺,土块进不去,播完后用清水冲一冲,还能防生锈。
这是清理工具,每个学员都有一套。
”她递过一个装着铁丝、小毛刷的布包,布包上绣着“农桑培训”四个字。
苏婉蹲在旁边的苗床前,细心查看刚发芽的麦种。
嫩绿的芽尖顶着种皮,却有不少芽苗泛黄、纤细。
她轻轻拨开土壤,指尖捻起一点土粒,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微蹙:“乔郓,你来看,这土有点发酸,芽苗根须都短了。
” 乔郓走过去,激活信息探查扫过苗床: 【土壤状态:轻度酸化(pH值5.2,适宜小麦发芽pH值6.0-7.0)】 【作物问题:芽苗根系发育不良(非种子问题,土壤缺碱导致)】 【改良方案:施加草木灰(每亩50斤)或石灰粉(每亩20斤),配合苏婉的“调碱草药水”效果更佳】 【异常提示:曹州、濮州学员带来的土壤样本均有酸化迹象,且部分种子袋上有细微霉点(非自然霉变,似被喷洒过酸性液体)】 乔郓心里咯噔一下——几个州府的土壤同时酸化,还都集中在学员带来的样本里,太过巧合。
他不动声色地将霉变的种子收好,对学员们道:“今天先练操作,土壤问题明天再说,大家把样本袋都收好,别受潮了。
” 午休时,乔郓将陈默和林砚叫到账房。
林砚推了推鼻梁上的粗框眼镜,将刚统计好的学员资料放在桌上:“曹州和濮州的五个学员,都来自‘顺昌粮行’的地界,这粮行掌柜叫刘三,是张万财的表亲,去年就抵制过新政推广。
” 陈默捻着胡须,指尖划过学员资料上的“土壤样本采集日期”:“都是三天前采集的,正好是刘三去曹州的日子。
他要是在土壤样本里加了酸水,再散布‘培训基地种子有问题’的流言,学员们回去后,各州府的推广肯定会受影响。
” “得先拿到证据,”乔郓敲了敲桌角,“林砚,你去查刘三在曹州的行踪,有没有人看到他接触学员;王月瑶,你联系济州府的铁匠铺,赶制二十个‘土壤检测盒’,里面放着苏婉配的酸碱试纸,让学员自己测当地的真实土壤;苏婉,你熬些‘调碱草药水’,明天给大家演示土壤改良,用实际效果打破流言。
” 苏婉正在药圃里采摘艾草和苦参,闻言点头:“我这就去熬,草药水加了草木灰和陈皮,既能调碱,还能当肥料,一举两得。
”她蹲下身,小心避开刚发芽的薄荷苗,“昨天给学员们熬的防蚊膏快用完了,正好趁熬药的功夫,多做些,曹州的蚊子毒,他们用得上。
” 傍晚,林砚带着消息回来,脸上带着喜色:“郓哥,查到了!曹州的一个农户说,三天前看到刘三的伙计给学员的土壤样本袋洒东西,还塞了银子,让他们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