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渠清田沃,税蠹落网

关灯
九龙渠的修复现场蒸腾着水汽。

    乔郓踩着没过脚踝的淤泥,手里攥着一把竹制耙子,正将渠底的烂草和碎石归拢到竹筐里。

    “筐子别装太满,”他对身边的农户喊道,泥浆顺着裤腿往下淌,“淤泥重,挑起来容易崴脚,每筐半满就行。

    ” 苏婉蹲在渠边的石板上,面前摆着两个陶罐:一个装着灰褐色的“清淤草药粉”,另一个是淡黄色的“净水膏”。

    她用木勺将药粉均匀撒进渠水,褐色的粉末遇水散开,浑浊的渠水渐渐沉淀出清晰的分层。

    “这药粉加了明矾和芦苇根,”她对帮忙的妇人道,“撒完后等半个时辰再清淤,淤泥会结块,好捞。

    ” 王月瑶蹲在梯田边,手里拿着一个缩小版的浅播耧车模型。

    枣木车架比普通耧车矮三寸,出种孔被磨得更圆润,旁边还绑着个小小的量种斗。

    “兖州的土层薄,种子不能深播,”她对围过来的年轻农户演示,“这量种斗能控制每亩播种量,比老耧车省种两成,还不会扎破薄土层。

    ” 乔郓直起身,抹了把脸上的汗,激活信息探查扫过水渠和梯田: 【设施:九龙渠(修复进度60%,淤泥清除过半,需警惕人为破坏)】 【农作进展:浅播耧车试点成功(梯田出苗率85%,较传统方法提升20%)】 【潜在隐患:税吏李三(孙七后台)派工匠拖延工期,替换修复材料(朽木换好木)】 【关键线索:李三的木料铺给工地送的木桩有虫蛀痕迹,且与他私仓木料标记一致】 “张大叔,你这木桩怎么回事?”乔郓指着一堆新送来的木桩,表皮泛着霉点,敲上去发出空洞的“咚咚”声,“昨天说好要干透的枣木桩,怎么换成这朽木了?” 负责接收材料的张大叔脸色发白,支支吾吾道:“是……是木料铺的人说,枣木桩不够了,先用这个顶两天……” “不是不够,是有人故意换的,”陈默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他手里拿着一块带标记的木屑,“这朽木上的‘李’字印记,是李三木料铺的标记。

    他想让水渠修不好,以后还能趁机再垄断水源。

    ” 林砚推了推眼镜,将一本账册递过来:“我查了工地的支款记录,买枣木桩的钱给了李三的木料铺,却收到朽木,这是明着贪墨工程款。

    另外,孙七的粮行账册里,有三笔给李三的‘好处费’,加起来有两百两。

    ” 乔郓的眼神沉了下来:“李三以为孙七倒了,还能继续作威作福。

    赵虎,你带两个护院,盯着木料铺的动静;林砚,把账册和木屑收好,这是证据;苏婉,你给新换的木桩涂层防蛀草药水,先撑住工期,别耽误灌溉。

    ” 苏婉立刻点头,从药箱里拿出防蛀膏,里面加了桐油和苦参粉。

    她用刷子仔细涂抹在朽木桩上,药膏渗透木质,原本松软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