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玉兰树下的秘密

关灯
痣,和1998年照片上的植物学家完全吻合。

    “她和陈立东是同伙?” “不止是同伙。

    ”档案里夹着一张周瑾的审讯记录,上面写着她的遗言,“玉兰结果时,秘密会顺着树根爬出来。

    ” “玉兰结果?”林宇看向窗外的老玉兰树,“这种树不是只开花不结果吗?” 老管理员突然插嘴:“这棵树不一样,十年前结过一次果,紫色的,像小灯笼,后来研究所出事后就再也没结过了。

    当时的园丁说,陈立东总在夜里来给树施肥,还用针管往树干里打东西。

    ” 林宇和陈峰对视一眼,同时冲向那棵玉兰树。

    林宇蹲下身,手指抠开树根周围的泥土,果然摸到了一个坚硬的东西——是一个生锈的金属盒,被树根紧紧缠绕着,盒身上刻着和花瓣上一样的符号。

     技术人员用工具小心地撬开金属盒,里面装着一本牛皮笔记本,还有几支密封的试管,试管里的紫色液体正缓缓流动,像凝固的血液。

     笔记本是周瑾的,里面记录着她和陈立东的合作:1998年,他们从云南走私了“蓝焰玉兰”的种子,发现花瓣里的植物酶能稳定“灵踪”试剂的毒性,便将玉兰树当作“活体容器”,用试剂浇灌,让树吸收试剂的成分,再通过结果将其固化。

     “十年前那次结果,他们收获了第一批‘固化试剂’,”林宇翻到笔记本的最后一页,上面画着一张全球分布图,十几个红点标注着不同的城市,“他们想把试剂卖到世界各地,周瑾负责走私渠道,陈立东负责生产。

    后来周瑾被抓,陈立东只能把剩下的试剂藏起来。

    ” “藏在哪?”陈峰指着地图上最大的一个红点——江城的坐标,旁边写着“母树”。

     “就在这棵树里。

    ”林宇看着试管里的紫色液体,“周瑾的遗言说‘秘密顺着树根爬出来’,意思是试剂已经渗透到树的根系里,随着雨水扩散到了地下。

    ” 技术科的检测结果证实了他的猜测:玉兰树周围的土壤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