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预热计划开始

关灯
的街道,流浪猫蜷缩在角落,窗边凝望雨滴的侧影,独自旅行时拍下的风景… 视频内容各不相同,有的是记录平凡生活的片段,有的是表达个人情绪的短语。

     但它们都用了《水星记》的旋律做背景音。

     评论区里,开始出现留言: “这BGM好有感觉,是什么歌啊?” “求BGM!好听!” “听着这歌突然有点想哭,触动了…” “孤独感瞬间拉满…” 尽管数量不多,但每一条留言都直指歌曲的情绪核心。

     星辉娱乐,作曲部八组。

     凌夜坐在工位前,电脑屏幕上是抖乐的数据后台。

     他没有盯着播放量,而是更关注评论和互动数据。

     用户对BGM的情感连接度…很高。

     “孤独”、“触动”、“想哭”、“有感觉”…这些词汇频繁出现,符合预期。

     凌夜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李梅的电话。

     “李姐,数据我看了。

    ” “怎么样凌老师?是不是太慢了点?”李梅的声音带着一丝忐忑。

     “不慢,情绪反馈很好。

    ”凌夜语速不快,“下一步,我们调整策略。

    ” “调整?” “对,停止撒网式的投放。

    ”凌夜的声音透着一股冷静的决断。

     “选择评论区反馈好的几款BGM加大推送力度,引导用户自发创作,可以发起#水星记孤独瞬间#、#用一首歌守护你#类似的话题。

    ” 李梅听着,感觉脑子有点跟不上节奏。

     这跟她熟悉的“砸钱买流量”完全不一样。

     “凌老师…这样能形成声势吗?”她还是忍不住问出了心底的疑问。

     “声势不是靠钱砸出来的,是靠情感共鸣堆起来的。

    ”凌夜的声音沉稳有力,“记住,我们卖的不是歌,是情绪。

    ” “让听到歌的人,觉得这首歌就是写给他们的,让他们愿意用这首歌去表达自己。

    ” 李梅深吸一口气。

     “好,凌老师,我按您说的办。

    ” 她挂断电话,立刻开始着手策划。

     她联系了几个情感类博主,让他们以朋友聊天的语气,分享自己听到《水星记》BGM时的感受,并鼓励粉丝也来分享自己的“水星故事”。

     效果立竿见影。

     开始有用户受到启发。

     有人拍下自己一个人加班到深夜,只有路灯陪伴的画面,配上《水星记》的前奏。

     有人剪辑了自己默默守护心上人,不敢表白只能远远看着的片段,用副歌做BGM。

     …… 这些视频没有精美的制作,没有华丽的转场,它们粗糙、真实,却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和真挚的情感。

     “这歌太适合我了,一个人在大城市打拼,不就是水星吗?” “偷偷喜欢一个人,就像水星绕着太阳转,永远无法靠近,但又离不开…” “被歌词和旋律击中了,谢谢这位博主让我听到这首歌!” 抖乐平台上,《水星记》的BGM,开始以一种缓慢但坚定的方式,渗透进一些用户的日常生活和情感表达中。

     这是一个微小的,几乎不被外界察觉的开始。

     但在那些被触动的人心里,一颗名为“水星记”的种子,已经悄然埋下。

     喜欢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请大家收藏:()让你写公益歌,没让你写哭全网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