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豫让刺赵襄子—古代版“刺客社死复仇传奇”

关灯
辣的,声音也变得像公鸭嗓一样嘶哑。

    好好一个精神小伙,硬是把自己折腾成了“鬼见愁”。

     豫让觉得这造型稳了,便蹲守在赵襄子必经的桥下。

    他想象着赵襄子路过时,自己突然跳出来,手起刀落,那场面得多威风。

    可现实又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赵襄子的马车刚到桥边,马突然受惊,嘶鸣着不肯往前走。

    赵襄子眉头一皱:“又来?”派人一搜,好家伙,又把豫让逮了个正着。

     这次赵襄子有点无奈:“我说兄弟,上次放了你,你咋还来?”豫让梗着脖子说:“智总对我有大恩,我必须报仇!”赵襄子叹了口气:“你这份情义我懂,但我不能再放你了。

    ”事已至此,豫让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便提了个请求:“能不能把你的衣服脱下来让我砍几刀,就当我报仇了。

    ”赵襄子也是性情中人,爽快地答应了。

    豫让对着衣服猛砍几刀,大喊一声:“智总,我给您报仇啦!”随后自刎而死,留下了那句流传千古的“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司马光说 观豫让之行,虽为刺客,然其忠义之举,足可感天动地!古之贤者,最重气节,豫让以匹夫之身,为报知己之恩,不惜毁容残躯,九死无悔。

    此等忠义,实乃世之楷模!惜乎,赵襄子虽为明主,然未能化豫让之仇为用,否则,必添一忠勇之士也。

    悲哉!壮哉! 作者说 豫让的故事,堪称是“忠肝义胆”的典范,但也让人忍不住想吐槽:这哥们儿是不是太轴了?明明有一百种方式可以活下去,他偏偏选了最难的一条路。

    不过仔细想想,在这个利益至上的时代,像豫让这样不计得失、只为信念拼命的人,反而显得格外珍贵。

     从豫让身上,我们能学到“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的处世哲学,也能看到“认死理”带来的悲剧。

    放在现代职场,遇到赏识自己的老板,努力工作、知恩图报当然没错,但也得学会灵活变通,别像豫让一样,把自己逼到绝路。

    毕竟,除了“士为知己者死”,咱们还得留着青山在,才能有柴烧呀!而赵襄子两次放过豫让,展现出的胸襟也值得点赞——真正的强者,不仅能打得了硬仗,还能容得下对手的“挑衅”。

    这大概就是古人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生存智慧吧! 喜欢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请大家收藏:()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