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初入帝京,暗觅门路

关灯
多的话题,依旧是阉党。

    谁谁谁又被抄家了,谁谁谁急忙撇清关系,朝中某某大臣似乎圣眷正隆,又有哪个御史风闻奏事弹劾了某人……言语间,有快意,有恐惧,也有事不关己的麻木。

     他也听到了关于陕西灾情的零星消息,但似乎并未引起太多关注,远不如朝堂争斗吸引眼球。

     在一家看起来有些年头的书铺里,林宸佯装浏览书籍,实则留意着几个穿着体面、像是低级官员或幕僚模样的人的交谈。

     “……李国公(李国普?)近日似乎颇得圣心,陛下常召其咨议。

    ” “毕竟是帝师,清流领袖嘛。

    不过,光靠清谈恐怕解决不了国库空虚啊……” “听说陛下为辽饷之事,又在发雷霆之怒,户部堂官都被训斥了。

    ” “唉,九边军镇,处处要钱,可这钱从何来?加征?东南的桑农都快活不下去了……” 李国普?林宸心中一动。

    此人在崇祯初年确实以帝师身份受到重用,性格刚直,算是较为正派的官员。

    或许是一个可以尝试的突破口? 但他一个无名小卒,如何能见到李国普这样的朝廷重臣?直接上门投书,恐怕连门房都通不过。

     正思索间,他听到那几人又压低了声音。

     “……说起来,李国公近日似乎也在寻访能吏干才,尤其关注农事、漕运等实务。

    前日还听闻他向陛下举荐了一个擅长水利的南方士子,可惜那士子所言空泛,被陛下驳回了。

    ” “陛下求治心切,等闲文章难入法眼啊……” 农事!林宸眼睛一亮。

    曲辕犁和那份奏疏里关于清吏治、均田赋、兴水利的内容,不正切合这一点吗? 关键在于,如何让自己的东西,不被当成“等闲文章”。

     离开书铺,林宸又在街上转了转,特意留意了一些售卖农具、铁器的铺子,看了看当下明朝通用的犁具样式,更加确信曲辕犁的优越性。

     回到悦来客栈时,已是华灯初上。

    苏明远父女正焦急等待,见他回来才松了口气。

     “恩公,可打听到什么消息?”苏明远急切地问。

     林宸将今日所见所闻,特别是关于李国普的信息说了一遍。

     “李国公?那可是朝廷重臣!我们如何能见得着?”苏明远先是惊喜,随即又颓然。

     “直接求见自然不行。

    ”林宸沉吟道,“我们需要一个引荐人,或者,一个能让李国公不得不重视的‘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