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衙前风波,初露峥嵘

关灯
解民困,增些许粮产,亦是为国朝略尽绵薄之力。

    此乃实物之利,或可佐证晚生与苏先生,并非空言泛泛、哗众取宠之辈。

    ” 图纸?新式犁具?省力过半?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让几位官员更是动容。

    他们虽是言官,但也深知农事乃国之根本。

    若此物真如这青年所说,那价值可就太大了!远比一份控诉地方胥吏的状纸更有分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那清瘦官员接过图纸,仔细观看。

    他虽然不懂具体工艺,但那图纸画得清晰明了,结构标注清楚,与现今使用的直辕犁明显不同,一看便知是花了心思的,绝非信口胡诌。

     他与其他几位同僚交换了一下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和重视。

     “你叫林宸?”清瘦官员收起图纸和口供,神色郑重了许多,“你与苏生员暂且回去,此事我等已知晓,定会禀明上官,详加查证。

    你二人近日莫要远离住处,随时听候传唤。

    ” “学生(晚生)遵命!”苏明远和林宸齐声应道。

     看着几位官员拿着口供和图纸匆匆进入顺天府衙门(或许是去找相熟的官员商议,或许是直接回去禀报),林宸知道,第一步,成了! 他们成功地吸引了注意,而且是以一种超出预期的方式——不仅抛出了案子,更献上了一份实实在在的“大礼”。

     周围的人群议论纷纷,对着苏明远和林宸指指点点,显然,用不了多久,“蓟州秀才拦轿告状献宝犁”的消息,就会在京城某个特定的圈子里传开。

     苏明远站起身,腿还有些发软,但脸上却充满了激动和希望:“恩公,我们……我们成功了?” “只是引起了注意,离成功还远。

    ”林宸扶住他,低声道,“接下来,才是关键。

    回去等消息吧,是福是祸,很快便知。

    ” 两人离开衙门口,汇入人流。

    林宸回头看了一眼那森严的顺天府衙门,他知道,他和这个时代的第一次正式碰撞,已经开始。

    命运的齿轮,正在缓缓转动。

     --- (下一章,等待与试探,李国普的关注) 喜欢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请大家收藏:()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