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走马推官,初掌权柄

关灯
李国普的举荐比预想中更为顺利。

    崇祯皇帝朱由检此刻正为阉党虽除、但朝局依旧暮气沉沉、办事效率低下而烦恼,亟需新鲜血液。

    听闻有献上利农新器、且对时弊有独到见解的年轻才俊,当即准了李国普所请,下旨特擢林宸暂署顺天府推官,即日赴任。

     旨意传到悦来客栈时,苏明远喜极而泣,只觉得沉冤得雪、前途光明皆在眼前。

    而林宸接过那轻飘飘却又重若千钧的任命文书时,心中却是异常的冷静。

     他知道,这并非简单的皇恩浩荡,而是他凭借自身展现的价值,在恰当的时间,撬动了权力的杠杆。

    顺天府推官,掌刑名、治安、户籍、劝农等,品级不高,权责却不小,尤其是身处京畿,直面皇城,更是敏感。

     没有盛大的仪式,林宸在吏部办理了简单的入职手续后,便在一名老书吏的引导下,来到了位于中城大时雍坊的顺天府衙署。

    推官有自己的独立廨署,是一个两进的小院。

     廨署内,得到消息的属官胥吏早已等候多时。

    见到新任推官如此年轻,不少人眼中都闪过一丝惊讶、怀疑,甚至是不以为然。

    为首的是两位副手:管刑名的张典史和管钱粮户籍的赵司吏,都是积年的老吏,脸上堆着职业化的恭敬笑容,眼神却透着精明与审视。

     “下官(小的)参见林大人!”众人齐声拜见。

     “诸位不必多礼。

    ”林宸端坐堂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下方众人,将各色神情尽收眼底,“本官初来乍到,于府衙事务尚不熟悉,日后还需诸位同心协力,共尽其职。

    ” 一番简单的训话和认识后,林宸没有急着烧那“三把火”,而是让张典史和赵司吏将近年来的卷宗、尤其是积压的刑名案件和户籍钱粮册簿,整理好送到他的书房。

     接下来的几天,林宸几乎足不出户,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卷宗之中。

    他阅读速度极快,且善于抓取关键信息。

    来自现代的逻辑思维和数据整理能力,让他能迅速从杂乱无章的记录中,梳理出脉络。

     他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