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青林镇外祠初立

关灯
地老爷保佑!我昨晚上香时还求雨来着!” 类似的议论在几个村落中悄然传开。

    虽然无人亲眼见证神迹,但这恰到好处的“及时雨”与土地庙日益增长的威望联系在一起,自然而然地被归功于土地老爷的恩泽。

    提供的香火愿力变得更加虔诚和浓郁。

    范尘此举,既解决了农事之忧,又巩固了现有信仰,还未引起青林镇中心区域的过多注意,可谓一举多得。

     处理完农事,范尘开始谋划在青林镇边缘建立“前沿据点”之事。

    直接进入镇中心设立庙宇目标太大,容易引发直接冲突。

    他选择了一个巧妙的位置——位于青林镇东门外约一里处,靠近官道岔路口的一片小土坡。

    这里距离李老汉家不远,人流相对较多,但又不在镇墙之内,属于“城乡结合部”,管理相对松散。

     他通过托梦术,分别给虔诚信徒陈老实和李老汉下达了模糊的神谕:“镇东门外,官道之旁,有坡地可聚气。

    心诚者或可结庐,以慰过路游子孤魂,积德行善。

    ” 陈老实和李老汉得到神谕,虽不解深意,但深信不疑。

    两人一合计,由陈家沟出人出力,李老汉利用其在镇东头的些许人脉关系,很快就在那小土坡上,搭建起了一个简陋但结实的小小祠龛。

    祠龛内没有神像,只立了一块木牌,上书“本山土地神位”,前方设一香炉。

    对外则宣称,是给过往行人歇脚、祭拜孤魂野鬼以求平安的善举。

     这举动合情合理,并未触动镇内任何势力的利益,甚至还得了个“积德行善”的名声。

    祠龛落成当日,范尘便分出一缕微弱的神念,附着在那木牌之上,并消耗香火,设下了一个简易的警示与汇聚愿力的结界。

     从此,这个小小的土地祠便成了范尘在青林镇外的耳目和信仰中转站。

    过往行人在此歇脚,难免会上炷香,祈求平安。

    尤其是那些听说过土地神显灵传闻的镇边缘居民,更是将此当成了一个方便的祈祷之所。

    丝丝缕缕的愿力开始汇聚于此,再通过神念链接传回山中的主庙。

     范尘能感觉到,自己在青林镇方向的信仰根基,正在以这个祠龛为支点,悄然扎下。

    他并未急于向镇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