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青萍之末

关灯
夏日的清晨,阳光透过薄雾,洒在锦州老城区的街道上,给陈旧的楼房镀上了一层温暖的金边。

    陈长生从富丽华酒店的豪华套房醒来(昨晚他以“同学聚会”为由未回家,体验了一下当下的顶级住宿),站在落地窗前,俯瞰着渐渐苏醒的城市。

    远处工地塔吊林立,预示着这座城市即将迎来的巨变。

     他的心情如同这晨曦,明亮而充满希望。

    昨晚送赵潇旋回家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女孩羞涩的笑容和收到礼物时眼中的光彩,让他心中充盈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弥补前世遗憾的第一步,情感线的开局,异常顺利。

     但他深知,情感的稳固需要坚实的物质基础,尤其是在这个即将迎来黄金十年的时代。

    浪漫需要底气,守护需要实力。

    他那四百万的启动资金,在2008年虽是一笔巨款,但若想真正实现阶层跃迁,撬动更大的未来,还远远不够。

     股市,是他记忆中第一个、也是最快能实现资本急剧膨胀的跳板。

     上午九点整,陈长生准时出现在了锦州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华泰证券营业部。

    与后世冷清的手机APP交易不同,2008年的交易大厅依然是人声鼎沸的战场。

    巨大的电子显示屏上,红绿相间的数字不断跳动,牵动着无数人的神经。

    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烟味、汗味,以及一种名为“贪婪”与“恐惧”的混合气息。

     穿着汗衫的老伯紧握着皱巴巴的笔记本站立,中年妇女们围在一起交头接耳,年轻的上班族趁着上班间隙跑来盯盘,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焦虑、期待和疲惫。

    这里是中国资本市场的缩影,充满了最原始的搏杀与梦想。

     陈长生一身简单的休闲装,身姿挺拔,容貌俊朗,与这里的环境显得格格不入。

    他一出现,就吸引了不少目光,有好奇,有探究,更多的是不以为意——又一个来看热闹的年轻人。

     他无视这些目光,径直走向开户柜台。

    柜台后的工作人员看到如此年轻的客户,也有些惊讶,但在陈长生递上身份证和银行卡,并明确表示要开通最高权限时,还是保持了专业的效率。

     办理完手续,他并没有像大多数新股民那样挤在显示屏前茫然无措,而是找了一个相对安静的角落,打开了刚刚为赵潇旋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