灶间烟火~

关灯
王婶的粥熬得稠,米香里混着南瓜的甜。

    我喝到第三碗时,她才慢悠悠开口:“陈先生走前,把这院子过到你名下了。

    ”她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光映得她眼角的皱纹软和了些,“他说你是个实诚孩子,守得住日子。

    ” 我握着碗的手顿了顿。

    这院子我住了十六年,陈九总说“先借着”,却从没想过有一天真成了我的。

    墙角那棵石榴树是我五岁时栽的,如今枝桠都快探到房顶上了,去年还结了三个红灯笼似的果子,陈九说那是吉兆。

     “王婶,您知道我娘的事吗?”我舀了勺南瓜,绵糯的甜里突然尝到点涩。

     灶膛的柴“噼啪”响了声。

    王婶拨了拨火钳,火星子溅出来,落在青砖地上很快灭了:“你娘是个好人,眼睛像山泉水似的亮。

    当年抱着你到这儿时,身上还淌着血,怀里却把你护得严严实实。

    ”她顿了顿,声音轻下来,“陈先生就是那天起,不再碰他的罗盘——他说欠着人的,得用一辈子还。

    ” 我想起木匣子里的罗盘,缺的角像是被人硬生生掰掉的。

    龙鳞在手心微微发热,映出王婶身后的墙——墙缝里塞着张黄纸,纸上画着个小小的人,胸口点着朱砂,是替身符。

     “这符是您画的?”我指着墙缝。

     王婶没回头,只把火钳往灶膛里送了送:“你十二岁那年犯了场大病,高烧不退,陈先生背着你跑了三座山找药,我就在家画符替你挡灾。

    山里的规矩,替身符得藏在灶王爷看不见的地方,才灵验。

    ” 她站起身要去洗碗,我赶紧抢过碗:“我来。

    ”井水在铁盆里泛着清,月光从井台边漫过来,照得盆底的龙纹隐隐发亮——这盆是陈九特意打的,说龙纹能避邪。

     洗完碗出来,王婶正坐在院里的石凳上,手里拿着件没织完的毛衣,线是灰蓝色的,跟陈九常穿的褂子一个色。

    “本想赶在入冬前给陈先生织好,”她捏着棒针笑了笑,“现在看来,得改改尺寸给你穿了。

    ” 我望着墙头的月亮,突然明白陈九说的“守护”是什么意思。

    不是斩妖除魔的刀光剑影,是灶间的烟火,是石凳上的毛衣,是王婶递过来的热粥——这些藏在日子里的暖,才是最该护着的东西。

     夜里睡得沉,没梦到陈九,也没梦到龙脉。

    天快亮时被鸡叫吵醒,院里的公鸡是去年从黄仙谷抱来的,据说有黄仙的血脉,打鸣声能穿透三里地的雾。

    我披衣出门,看见石榴树下站着个影子,灰扑扑的,正踮着脚够枝桠上的露水。

     “是你。

    ”我认出那是红绳黄鼠狼,它爪子上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