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震惊的医学教授

关灯
王教授觉得自己六十多年建立起来的世界观正在崩塌。

     作为省中医药大学的终身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特聘专家,他这辈子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但是眼前这份病历,让他第一次怀疑自己是不是还没睡醒。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王教授把病历拍在桌上,眼镜都快从鼻梁上滑下来了,急性心衰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不用药物,不用器械,就靠几根银针给救回来了?这剧本都不敢这么写! 旁边的助理小声提醒:教授,这是戎州县医院报上来的正式病例,还有全程监控视频... 视频也能造假!王教授气得胡子都在抖,现在这些网红,为了流量什么事干不出来? 第一节:教授的偏见 王教授,全名王守仁,在中医圈是出了名的老古董。

    他坚信中医应该恪守古法,对那些故弄玄虚的新派中医向来嗤之以鼻。

     当他听说有个网红中医用真气针灸治好重症患者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又来一个招摇撞骗的! 教授,要不咱们去实地考察一下?助理小心翼翼地问,万一是真的呢? 考察什么考察!王教授一摆手,这就是典型的江湖骗术!你们年轻人啊,就是太容易上当受骗! 但架不住医院方面三番五次的邀请,王教授最终还是不情不愿地踏上了前往戎州县的动车。

    一路上他都在琢磨,要怎么拆穿这个的真面目。

     带好记录仪,他叮嘱随行的研究生,把他那些小把戏都拍下来,这都是以后的反面教材! 第二节:初到通天阁 王教授一行人到达通天阁时,被门口的景象惊呆了。

     好家伙,这排队的人从门口一直排到街角,少说也有两三百号人。

    有坐轮椅的,有拄拐杖的,还有直接躺担架上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在搞什么医疗主题的漫展。

     嚯,托儿请得还挺多。

    王教授扶了扶眼镜,语气讽刺。

     这时,一个坐着轮椅的老大爷听见了,不乐意地转过头:你说谁是托儿呢?我们都是自发来排队的!朱医生可是我的救命恩人! 旁边一个大妈也帮腔:就是!我多年的老风湿,跑了多少大医院都没治好,朱医生扎了几次针,现在都能跳广场舞了! 王教授被怼得哑口无言,心里更认定这是个精心设计的骗局:演技都不错啊... 第三节:第一次交锋 好不容易挤进诊所,王教授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朱北。

    看到对方这么年轻,他心里的怀疑又加重了几分。

     你就是朱北?王教授上下打量着,听说你会用真气治病? 朱北正在给一位患者把脉,头也不抬:老先生要看病的话请排队。

     我是省中医药大学的王守仁!王教授特意加重了语气。

     然而朱北的反应让他很失望:哦,王教授您好。

    要看病的话还是请排队。

     王教授:... 现在的年轻人都这么不尊重老前辈了吗?! 第四节:现场观摩 为了证明自己的判断,王教授决定现场观摩朱北治病。

    他特意选了一个病情比较复杂的患者——一位中风后遗症的老人家。

     这个患者左侧肢体偏瘫,语言功能受损,在西医那里治疗半年效果不佳。

    王教授故意选了这么个病例,我倒要看看你怎么治。

     朱北没说话,只是让患者躺上治疗床。

    他取出银针,手法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王教授一开始还不以为然,但看着看着,表情逐渐凝重起来。

     朱北下针的穴位都很常规,但顺序和手法极其精妙。

    更神奇的是,随着他的施针,患者的患侧手指竟然开始微微颤动! 这...这怎么可能...王教授忍不住凑近观察。

     第五节:仪器检测 王教授带来的研究生很机灵,立刻打开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肌电图仪。

    当仪器接上的那一刻,屏幕上显示的数据让所有人都惊呆了。

     教授...患者的神经信号在增强!研究生声音都在发抖。

     王教授盯着屏幕,只见代表神经信号的曲线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活跃。

    这种变化,在西医治疗中往往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才能看到! 是不是仪器出故障了?王教授还不死心。

     教授,仪器没问题...研究生弱弱地说。

     就在这时,更惊人的一幕发生了。

    那位中风患者竟然颤巍巍地抬起左手,含糊不清地说:手...手能动了... 王教授:!!! 第六节:教授的困惑 治疗结束后,王教授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

     你...你到底是怎么做到的?他问朱北的时候,语气已经软了很多。

     朱北一边消毒银针,一边回答:就是普通的针灸啊。

     不可能!王教授激动地说,我研究针灸五十年,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