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我不是逃犯,我是清道夫
关灯
小
中
大
每一次撕裂,都意味着他正在被某种更庞大的意志所“读取”和“重写”。
“剥离完成度3%……”言辙的指尖在虚空中轻轻划过,仿佛能触摸到那冰冷的数据流。
这不是进度,而是蚕食。
老账房那句“每撕一次,你离被书写越近”在他脑中轰然炸响。
他不是在夺回控制权,他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做诱饵,引诱那个藏在世界底层的“作者”现身,而代价,就是自己被一点点“格式化”,从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人”,变成一个只能执行特定指令的程序。
他猛地抬头,眼中数据流疯狂闪烁,调取了整座城市的地下管网图。
密密麻麻的线路如蛛网般覆盖在城市下方,而那些曾经渗出蓝色血液的金属管道,无一例外,全都像朝圣的信徒,最终汇集向市中心地底深处的一点——一座早已废弃的“城市神经中枢”。
那是上个世纪的遗物,曾是统筹全城公共广播、信息传递的心脏。
如今,它早已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头儿,那里……”小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档案里,那里现在的代号是‘静默之眼’的物理锚点。
一个……绝对禁区。
” 话音未落,一阵踉跄的脚步声从火线场地的入口传来。
李振邦,那个本该被他亲手终结的前任“清道夫”,此刻却像一具被抽干了精气的行尸走肉,脸色惨白地走了进来。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支闪烁着淡金色光泽的注射器。
“言辙。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苏沁瞬间横身挡在言辙面前,眼神锐利如刀:“你还敢回来?” 李振邦却只是苦笑,那笑容里混杂着解脱与无尽的悔恨。
他没有看苏沁,目光越过她,死死地盯着言辙:“我不是来杀他的。
我是……来还债的。
”他将手中的注射器递了过去,“这里面是‘认知过载保护剂’,从黑市最高级的‘摆渡人’手里换的。
在你进行‘剥离’的时候,能让你……少痛一点。
” “我们凭什么信你?”苏沁的声音冰冷。
“因为我也曾听见钟声。
”李振邦的身体晃了晃,仿佛随时都会倒下,“钟声第一次响起时,我以为是幻觉。
第二次,我感到了恐惧。
第三次……我逃了。
”他的眼中浮现出巨大的痛苦,“我选择了遗忘,用药物和谎言把自己变成一个聋子,一个瞎子。
我以为这样就能活下去,但我错了。
每一次呼吸,都像在灼烧我的肺。
我替那些不敢听、不敢看、不敢反抗的人,苟活了太久。
现在,”他抬起头,眼中仅存的一点光芒,竟是前所未有的明亮,“我把这条命,还给他,还给那个敢于直面钟声的人。
” 言辙沉默地看着他。
他没有去分析李振邦话语的真伪,而是凝视着他眼底深处,那片即将熄灭的、名为“人性”的余光。
他伸手,越过苏沁的肩膀,接过了那支注射器。
针头刺入手臂的瞬间,一股暖流迅速涌遍全身。
剧痛并未消失,但仿佛被一层薄膜隔开,变得遥远而模糊。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晰视野。
他眼中的世界,数据流的解析能力瞬间被拔高了数个层级。
刹那间,他“看见”了更多。
在李振邦残破不堪的生命数据链中,一行黯淡的词条曾经浮现过,与他自己身上的如此相似——【原初书写者——未激活】。
但这行字,却被一道道粗暴、野蛮的红色指令强行抹去、覆盖,留下的疤痕至今仍在哀鸣。
原来,他不是第一个。
只是第一个没有逃跑的人。
“剥离完成度3%……”言辙的指尖在虚空中轻轻划过,仿佛能触摸到那冰冷的数据流。
这不是进度,而是蚕食。
老账房那句“每撕一次,你离被书写越近”在他脑中轰然炸响。
他不是在夺回控制权,他是在用自己的灵魂做诱饵,引诱那个藏在世界底层的“作者”现身,而代价,就是自己被一点点“格式化”,从一个有独立意志的“人”,变成一个只能执行特定指令的程序。
他猛地抬头,眼中数据流疯狂闪烁,调取了整座城市的地下管网图。
密密麻麻的线路如蛛网般覆盖在城市下方,而那些曾经渗出蓝色血液的金属管道,无一例外,全都像朝圣的信徒,最终汇集向市中心地底深处的一点——一座早已废弃的“城市神经中枢”。
那是上个世纪的遗物,曾是统筹全城公共广播、信息传递的心脏。
如今,它早已被遗忘在历史的尘埃里。
“头儿,那里……”小郑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档案里,那里现在的代号是‘静默之眼’的物理锚点。
一个……绝对禁区。
” 话音未落,一阵踉跄的脚步声从火线场地的入口传来。
李振邦,那个本该被他亲手终结的前任“清道夫”,此刻却像一具被抽干了精气的行尸走肉,脸色惨白地走了进来。
他手中紧紧攥着一支闪烁着淡金色光泽的注射器。
“言辙。
”他的声音沙哑得像是被砂纸磨过。
苏沁瞬间横身挡在言辙面前,眼神锐利如刀:“你还敢回来?” 李振邦却只是苦笑,那笑容里混杂着解脱与无尽的悔恨。
他没有看苏沁,目光越过她,死死地盯着言辙:“我不是来杀他的。
我是……来还债的。
”他将手中的注射器递了过去,“这里面是‘认知过载保护剂’,从黑市最高级的‘摆渡人’手里换的。
在你进行‘剥离’的时候,能让你……少痛一点。
” “我们凭什么信你?”苏沁的声音冰冷。
“因为我也曾听见钟声。
”李振邦的身体晃了晃,仿佛随时都会倒下,“钟声第一次响起时,我以为是幻觉。
第二次,我感到了恐惧。
第三次……我逃了。
”他的眼中浮现出巨大的痛苦,“我选择了遗忘,用药物和谎言把自己变成一个聋子,一个瞎子。
我以为这样就能活下去,但我错了。
每一次呼吸,都像在灼烧我的肺。
我替那些不敢听、不敢看、不敢反抗的人,苟活了太久。
现在,”他抬起头,眼中仅存的一点光芒,竟是前所未有的明亮,“我把这条命,还给他,还给那个敢于直面钟声的人。
” 言辙沉默地看着他。
他没有去分析李振邦话语的真伪,而是凝视着他眼底深处,那片即将熄灭的、名为“人性”的余光。
他伸手,越过苏沁的肩膀,接过了那支注射器。
针头刺入手臂的瞬间,一股暖流迅速涌遍全身。
剧痛并未消失,但仿佛被一层薄膜隔开,变得遥远而模糊。
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前所未有的清晰视野。
他眼中的世界,数据流的解析能力瞬间被拔高了数个层级。
刹那间,他“看见”了更多。
在李振邦残破不堪的生命数据链中,一行黯淡的词条曾经浮现过,与他自己身上的如此相似——【原初书写者——未激活】。
但这行字,却被一道道粗暴、野蛮的红色指令强行抹去、覆盖,留下的疤痕至今仍在哀鸣。
原来,他不是第一个。
只是第一个没有逃跑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