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资料竞赛,记忆力碾压
关灯
小
中
大
林辰放下手机,看着屏幕上赵磊的短信,嘴角微微一扬。
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将手机收进衣兜,转身锁上办公室的门。
夜色已深,街道办大楼里只剩下零星几盏灯还亮着。
林辰骑上电动车,驶入渐次熄灭的街巷。
一路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白天东华小区爆水管时的画面——水柱冲天、居民惊慌、物业推诿……他知道,这只是基层治理中的一个缩影,而真正考验他的,是接下来的那场“数据战”。
第二天清晨,林辰比平时更早来到办公室。
桌上摆着一沓沓从各科室收来的年度汇总资料,纸张杂乱,字迹潦草,有的甚至用的是手写的便签纸。
刘伟刚泡好两杯茶,把其中一杯放在林辰桌边:“林哥,区里这次要得急,听说是要做年终总结汇报,咱们街道的数据要是不好看,王副主任那边肯定又要找麻烦。
” 林辰接过茶杯,轻轻吹了口气:“不急,先把资料理清楚。
” 他翻开第一份材料,是综治科的治安巡逻记录,数字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上半年与下半年的巡警人数相差近一半,但案件发生率却基本持平。
他皱了皱眉,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点。
陈雪也来了,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林辰,我把社区服务中心的数据也带来了,你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 林辰点头,一边翻阅一边快速记忆。
他的记忆力远超常人,几乎只要扫一眼,就能记住关键数据和逻辑链条。
这种能力在现代官场中,无疑是一大利器。
“帮我联系一下民政科和城管科的人,让他们今天下班前再提供一份修正后的版本。
”林辰一边说,一边已经开始整理出一张清晰的数据框架图。
中午饭点,大家都去吃饭了,林辰独自留在办公室继续核对数据。
他的动作很快,一页页翻过,大脑飞速运转,将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找出异常之处。
“财政支出增长了百分之十五,但项目完成率只提高了五个点,这里面有问题。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疑问,旁边画了个圈。
他没有立刻回复,而是将手机收进衣兜,转身锁上办公室的门。
夜色已深,街道办大楼里只剩下零星几盏灯还亮着。
林辰骑上电动车,驶入渐次熄灭的街巷。
一路上,脑海中不断浮现白天东华小区爆水管时的画面——水柱冲天、居民惊慌、物业推诿……他知道,这只是基层治理中的一个缩影,而真正考验他的,是接下来的那场“数据战”。
第二天清晨,林辰比平时更早来到办公室。
桌上摆着一沓沓从各科室收来的年度汇总资料,纸张杂乱,字迹潦草,有的甚至用的是手写的便签纸。
刘伟刚泡好两杯茶,把其中一杯放在林辰桌边:“林哥,区里这次要得急,听说是要做年终总结汇报,咱们街道的数据要是不好看,王副主任那边肯定又要找麻烦。
” 林辰接过茶杯,轻轻吹了口气:“不急,先把资料理清楚。
” 他翻开第一份材料,是综治科的治安巡逻记录,数字之间存在明显矛盾:上半年与下半年的巡警人数相差近一半,但案件发生率却基本持平。
他皱了皱眉,在笔记本上记下问题点。
陈雪也来了,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林辰,我把社区服务中心的数据也带来了,你看看有没有遗漏的地方。
” 林辰点头,一边翻阅一边快速记忆。
他的记忆力远超常人,几乎只要扫一眼,就能记住关键数据和逻辑链条。
这种能力在现代官场中,无疑是一大利器。
“帮我联系一下民政科和城管科的人,让他们今天下班前再提供一份修正后的版本。
”林辰一边说,一边已经开始整理出一张清晰的数据框架图。
中午饭点,大家都去吃饭了,林辰独自留在办公室继续核对数据。
他的动作很快,一页页翻过,大脑飞速运转,将不同部门的数据进行交叉比对,找出异常之处。
“财政支出增长了百分之十五,但项目完成率只提高了五个点,这里面有问题。
”他在笔记本上写下疑问,旁边画了个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