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网络舆情,初触新媒体

关灯
对刘伟说,“等会儿我们找企业负责人谈谈。

    ” 企业接待室里,林辰见到了公司总经理周建国。

    四十出头,穿着考究,脸上挂着职业性的笑容。

     “领导,不好意思,给您添麻烦了,这事我们也很意外。

    ”周建国摊手,“昨晚值班人员说一切正常,怎么会有污水排出?是不是有人恶意拍照?” 林辰笑了笑,把照片递过去:“这是今早环卫局拍到的,不是恶意拍照,而是事实存在。

    ” 周建国脸色变了变,但仍强撑着:“那可能是设备故障导致的临时排放,我们会立刻排查。

    ” “排查没问题。

    ”林辰语气不急不缓,“但我们街道需要一份详细的说明,包括时间、原因、处理措施。

    另外,我们也会安排第三方检测机构进行水质采样。

    ” 周建国的脸色彻底沉了下来。

     林辰起身告辞:“希望贵公司能配合,这件事不仅关系到街道形象,更关系到居民健康。

    ” 回到办公室,林辰开始撰写回应稿。

     他先理清事件脉络:何时接到举报、何时调查、调查结果如何、下一步将采取哪些措施。

     他特意强调“已责令企业立即整改”、“正在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水质进行分析”、“后续进展将在街道公众号实时更新”。

     写完初稿后,他又仔细修改了几遍,确保语言诚恳、信息透明、逻辑清晰。

     “舆情的关键在于态度。

    ”他在心里默念。

    只要展现出积极应对的姿态,公众的情绪就会逐渐平息。

     中午,回应稿通过审核,发布在街道官方微信公众号上。

     不到半小时,后台就开始收到回复。

     “谢谢街道重视,希望真能解决问题。

    ” “支持官方做法,但请持续跟进。

    ” 也有质疑声:“光说整改有用吗?之前不是也说过要整改?” 林辰一一回复,用数据说话,引用检测报告编号,附上整改前后对比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