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了望塔上的晨曦

关灯
掠夺者袭击留下的创伤逐渐愈合,基地进入了紧张的恢复与建设期。

     江季黎站在仓库二层的指挥台前,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重建计划和技术参数。

     “防御系统的薄弱环节已经明确,”她指着东侧围墙的结构图,“我们需要至少八米高的了望塔,360度无死角视野,并能承受中等火力攻击。

    ” 沈鸿皱着眉头研究图纸:“现有材料不够。

    钢筋严重短缺,水泥也只有普通标号,达不到结构要求。

    ” “那就改进配方。

    ”江季黎转身在黑板上写下几行化学公式,“硅酸盐水泥中加入10%的粉煤灰可以提高后期强度。

    再加适量的减水剂,水灰比降到0.35以下。

    ” 陆岩抱臂站在一旁:“高度不是问题,但了望塔会成为显眼目标。

    需要隐蔽的逃生通道和至少两条上下路径。

    ” “同意。

    ”江季黎标记出几个点,“主楼梯在这里,紧急滑梯设在背面,还有一条隐蔽的绳梯通道。

    赵小玥可以负责测试通道的便捷性。

    ” 苏婉清举手发言:“医疗组需要参与设计。

    上次战斗中,高处坠落伤占了三成。

    需要更好的防坠落设计和快速伤员输送方案。

    ” 会议结束后,建设立即开始。

    沈鸿带着工程队负责地基和主体结构,按照江季黎提供的改良配方试验混凝土。

    第一次试验并不成功——混凝土流动性太差,无法充分填充模板。

     “减水剂比例需要调整。

    ”江季黎蹲在失败的试验块前,手指碾碎凝固不良的混凝土,“粉煤灰也研磨得不够细。

    ” 沈鸿有些沮丧:“我们没有专业设备,很难达到工业级精度。

    ” “那就创造设备。

    ”江季黎眼中闪着光,“用那台旧洗衣机的马达制作一个简易球磨机。

    沈工,这是你的专长。

    ” 与此同时,陆岩正在训练基地成员的高空作业能力。

    不少新成员有恐高症,站在三米高的围墙上就双腿发软。

     “忘记高度,专注任务。

    ”陆岩的指导简洁有力,“身体重心降低,三点固定原则,永远留一只手抓牢。

    ” 赵小玥展示了惊人的天赋。

     她不仅能轻松在高处移动,还创新了许多安全措施,比如利用旧消防水管制作缓冲装置,发明了一种简易安全带系法。

     “跑酷不是冒险,”她向新成员解释,“而是用最安全的方式通过复杂环境。

    每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