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光明之源

关灯
基地的柴油发电机发出疲惫的轰鸣,沈鸿盯着油量表,眉头紧锁:“柴油只够三天了。

    即使限量供电,也撑不过一周。

    ” 能源危机突如其来。

     持续增长的用电需求——了望塔、水处理、日益扩大的生活区——已经耗尽了储备燃料。

     江季黎立即召集紧急会议。

     墙上挂着基地能源系统图,红圈标出几个关键节点。

     “太阳能板效率太低,”沈鸿指着图表,“现有容量仅能满足基本照明。

    而且蓄电池老化,储电能力只有设计的40%。

    ” 陆岩提出安全角度:“夜间电力不足会增加防御风险。

    了望塔需要基本照明和设备供电。

    ” 赵小玥刚从侦察返回,带来一线希望:“城西工业园有家新能源公司,灾难时似乎没被完全洗劫。

    但那边感染者密度很高,而且路途遥远。

    ” 苏婉清担忧道:“大规模远征太危险。

    能否先节流?” “节流只能延缓,不能解决。

    ”江季黎摇头,“我们需要根本方案。

    沈工,详细分析那家新能源公司可能有什么资源。

    ” 分析结果令人振奋:不仅有高性能太阳能板,还可能有风力发电组件和新型蓄电池。

     但风险同样巨大——工业园位于城市另一端,需要穿越高危险区域。

     “值得冒险。

    ”江季黎最终决定,“但不是强攻,而是精准行动。

    小队模式,速战速决。

    ” 精心策划的行动方案出炉:陆岩带队开辟安全路径,赵小玥侦察具体位置,沈鸿评估技术设备,江季黎统筹全局,苏婉清准备应急医疗支援。

     黎明前的黑暗中,小队悄然出发。

     每个人都清楚任务危险——这不仅关乎能源,更关乎基地未来发展的可能性。

     工业园景象令人心惊。

    破损的围墙内,废弃车辆散落各处,建筑大多受损。

     但新能源公司的标志依然醒目地立在一栋相对完好的建筑上。

     “正门被堵死,但货运通道可能畅通。

    ”赵小玥从屋顶回报,“发现活动迹象,不是感染者,像是...幸存者?” 情况复杂化了。

    与其他幸存者相遇可能意味着合作,也可能意味着冲突。

     江季黎调整计划:“先观察,避免直接接触。

    赵小玥继续侦察,陆岩建立撤退路线,沈工准备设备评估。

    ” 侦察结果出人意料:建筑内确实有幸存者,但似乎被困在某区域,活动范围有限。

    而且他们明显缺乏组织,不像有威胁的团体。

     “机会与风险并存。

    ”江季黎权衡后决定,“尝试接触,但做好应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