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一桶金
关灯
小
中
大
七转八拐,林乾安随王伯来到一排老房子的巷口。
这里屋檐低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你带我到这里做什么?林乾安不解地问道。
王伯嘴角微扬,没有理会他的疑问,径直朝里弄深处走去。
在一处偏僻昏暗的屋子前,他停下了脚步。
从王伯开锁的声音判断,这小屋平日里显然是用一把大锁紧锁着的。
点上蜡烛后,屋内亮堂了不少,陈设一览无遗:一把老旧的太师椅,背上的竹条已缺失不少,整体呈现出黄黑色;一张小方桌下藏着一张小矮凳;黑色的蚊帐上布满窟窿,挂着大小不一的黑团;唯有床上的被褥显示出这里还有人居住的痕迹。
床边还扔着一台收音机,似乎是主人唯一的娱乐。
屋内唯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金装裹身的老子泥像,虽显然是泥制,却神采奕奕。
王伯招呼林乾安坐下,自己则给老子像上了柱香。
林乾安注意到桌上摆放着几件物品,大小不一:风水先生用的八卦盘、红细绳、两面太极镜、铜钱、甲骨、厚纸牌,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物件。
这一切令他十分好奇。
没吃过?哦,当然,性命都顾着,吃饭自然排后了。
王伯说道,来我这里有瓶高粱,还有只鸡,将就喝点。
林乾安不置可否,但觉得王伯颇为有趣——白天乞讨,晚上却能有只鸡,却说,或许这就是高人。
只见王伯像变戏法般从床底摸出半瓶酒和塑料袋里的炸鸡。
倒上酒后,王伯将烧鸡切好,又让林乾安一起把桌子抬到床边。
两人靠着床沿吃了起来。
林乾安毫不客气,酒没喝多少,肉却一块接一块往嘴里送。
王伯心疼地看着,劝道: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先喝酒啊。
敢情你心疼那几块肉?林乾安反问。
兄弟,这话伤人了。
王伯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我等你很久了。
你等我?我们又不认识,我没钱没房子,说吧,你想骗我什么? 王伯放下酒杯,正色道:正因为如此,我能骗你什么?我知道你很奇怪,但世上有些事就这么奇怪,只能用缘分来解释。
我家族世代传承风水之术,类似于周易,也就是《易经》。
改革开放后,大搞建设,我在市里做生意时认识了几个大官,帮他们看风水,不久便有了名声。
但我利欲熏心,与房地产公司合谋,迎合官员心理,昧着良心做风水,巧取豪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卖给开发商。
地脉被毁,当地官员为搞政绩工程又兴建耗资巨大的办公大楼。
最终,农民只能外出打工,许多年轻人去了矿场,却一场场矿难将他们送回家,白发人送黑发人!而我,为虎作伥,受到惩罚——母亲气死,妻子难产而亡,一死三命。
生意一落千丈,遭报应后心灰意冷,变卖家产还债,来到这个陌生地方,希望过平静日子。
直到遇见你,看你面相,暂时有牢狱之灾,但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我愿用家传风水术助你,也为自己积德,求一线因果轮回。
我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前我滥用它牟利,现在我要用它助你。
林乾安瞪大眼睛,半晌没回过神,仿佛在听一个神话故事。
玄乎?王伯苦笑一声,吟道: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肠。
说罢,一饮而尽。
林乾安仿佛从古书中走出,感觉高人总是深不可测,心中麻麻的。
你五官端正,眉宇间有股冲天之气,不久后会遇到人生中第二位贵人,可借助他的势力开辟新路,到时可以来找我。
王伯说。
林乾安后来离开了那小屋,但去往小屋的路已深深刻在他脑中。
陈亮的出现印证了王伯的话,林乾安潜意识里对王伯产生了源于佩服的信赖。
之后的一天,林乾安找到王伯,王伯什么也没说,自然地跟随他开始了新生活。
在王伯建议下,林乾安考察了该市地理条件和周边资源,注意到流经城市的河道众多,河沙肥沃,交通上有西部中转站优势。
于是,他用十万块钱办起了河沙场和水泥场,组建了一支建筑施工队,成为建筑承包商。
首次工程靠陈亮关系,拿到当地电视机厂厂房暗标标底,顺利中标。
不久,他又以王伯名义注册了普天恒达建设有限公司,集建材供应与施工于一体。
陈亮自然全力支持。
这期间,林乾安初试身手,学会了不少黑话和官话。
工友生孩子生病的一律送钱,过节也有慰问,能用钱解决的就砸钱,不懂的就由陈亮处理。
他严把工程质量关,对工友关怀备至,很快在当地闯出名声,普天恒达李钊声名远播。
但李钊也是个神秘人物,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
繁华尽头未必落寞,在另一个陌生城市,新的人生正在孕育。
这天,林乾安办公室里来了几位老前辈,个个老谋深算,绝非善类。
虽然林乾安已今非昔比,但面对这些长辈仍感头疼。
从架势看,这些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番周旋后,林乾安堆起笑脸将这些请出写字楼。
回到办公室,他关上门,给自己冲了杯菊花茶,烦躁地倒在皮椅上。
门开了,一位老者走了进来。
林乾安不悦地喊道:我不是说过进来要先敲门吗?你们怎么回事?...抬头看见是王伯,后面的话顿时消散,他将目光移向窗外。
窗外繁华热闹,因为公司租用的写字楼位于繁华地段,可将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他的办公室布置典雅清新,出自林乾安亲自设计。
王伯收起桌上的金都雅苑平面设计蓝图:茶好香,若能配本书读就更好了,一杯香茗,一本书... 他踱到书架旁浏览着。
林乾安露出一丝苦笑,拿起桌上的烟,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点燃,只是掐在手里问道:进还是退?三年相处,他们已有默契和深厚感情。
王伯没有直接回答,手指在一本书上停住,迅速抽出——烫金字体显示是《左传》。
他翻阅数页,目光停在某处,缓缓念出那段文字。
文学功底深厚的林乾安立刻明白,那是唇亡齿寒的典故: 春秋时,晋国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
晋国欲攻虢国,但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用美玉名
这里屋檐低矮,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霉味。
你带我到这里做什么?林乾安不解地问道。
王伯嘴角微扬,没有理会他的疑问,径直朝里弄深处走去。
在一处偏僻昏暗的屋子前,他停下了脚步。
从王伯开锁的声音判断,这小屋平日里显然是用一把大锁紧锁着的。
点上蜡烛后,屋内亮堂了不少,陈设一览无遗:一把老旧的太师椅,背上的竹条已缺失不少,整体呈现出黄黑色;一张小方桌下藏着一张小矮凳;黑色的蚊帐上布满窟窿,挂着大小不一的黑团;唯有床上的被褥显示出这里还有人居住的痕迹。
床边还扔着一台收音机,似乎是主人唯一的娱乐。
屋内唯一引人注目的是一尊金装裹身的老子泥像,虽显然是泥制,却神采奕奕。
王伯招呼林乾安坐下,自己则给老子像上了柱香。
林乾安注意到桌上摆放着几件物品,大小不一:风水先生用的八卦盘、红细绳、两面太极镜、铜钱、甲骨、厚纸牌,还有一些不知名的物件。
这一切令他十分好奇。
没吃过?哦,当然,性命都顾着,吃饭自然排后了。
王伯说道,来我这里有瓶高粱,还有只鸡,将就喝点。
林乾安不置可否,但觉得王伯颇为有趣——白天乞讨,晚上却能有只鸡,却说,或许这就是高人。
只见王伯像变戏法般从床底摸出半瓶酒和塑料袋里的炸鸡。
倒上酒后,王伯将烧鸡切好,又让林乾安一起把桌子抬到床边。
两人靠着床沿吃了起来。
林乾安毫不客气,酒没喝多少,肉却一块接一块往嘴里送。
王伯心疼地看着,劝道:古人云: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先喝酒啊。
敢情你心疼那几块肉?林乾安反问。
兄弟,这话伤人了。
王伯笑道,酒逢知己千杯少,而且我等你很久了。
你等我?我们又不认识,我没钱没房子,说吧,你想骗我什么? 王伯放下酒杯,正色道:正因为如此,我能骗你什么?我知道你很奇怪,但世上有些事就这么奇怪,只能用缘分来解释。
我家族世代传承风水之术,类似于周易,也就是《易经》。
改革开放后,大搞建设,我在市里做生意时认识了几个大官,帮他们看风水,不久便有了名声。
但我利欲熏心,与房地产公司合谋,迎合官员心理,昧着良心做风水,巧取豪夺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转卖给开发商。
地脉被毁,当地官员为搞政绩工程又兴建耗资巨大的办公大楼。
最终,农民只能外出打工,许多年轻人去了矿场,却一场场矿难将他们送回家,白发人送黑发人!而我,为虎作伥,受到惩罚——母亲气死,妻子难产而亡,一死三命。
生意一落千丈,遭报应后心灰意冷,变卖家产还债,来到这个陌生地方,希望过平静日子。
直到遇见你,看你面相,暂时有牢狱之灾,但将来必能成就一番事业。
我愿用家传风水术助你,也为自己积德,求一线因果轮回。
我相信: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前我滥用它牟利,现在我要用它助你。
林乾安瞪大眼睛,半晌没回过神,仿佛在听一个神话故事。
玄乎?王伯苦笑一声,吟道:思往事,惜流芳,易成伤。
拟歌先敛,欲笑还颦,最断肠。
说罢,一饮而尽。
林乾安仿佛从古书中走出,感觉高人总是深不可测,心中麻麻的。
你五官端正,眉宇间有股冲天之气,不久后会遇到人生中第二位贵人,可借助他的势力开辟新路,到时可以来找我。
王伯说。
林乾安后来离开了那小屋,但去往小屋的路已深深刻在他脑中。
陈亮的出现印证了王伯的话,林乾安潜意识里对王伯产生了源于佩服的信赖。
之后的一天,林乾安找到王伯,王伯什么也没说,自然地跟随他开始了新生活。
在王伯建议下,林乾安考察了该市地理条件和周边资源,注意到流经城市的河道众多,河沙肥沃,交通上有西部中转站优势。
于是,他用十万块钱办起了河沙场和水泥场,组建了一支建筑施工队,成为建筑承包商。
首次工程靠陈亮关系,拿到当地电视机厂厂房暗标标底,顺利中标。
不久,他又以王伯名义注册了普天恒达建设有限公司,集建材供应与施工于一体。
陈亮自然全力支持。
这期间,林乾安初试身手,学会了不少黑话和官话。
工友生孩子生病的一律送钱,过节也有慰问,能用钱解决的就砸钱,不懂的就由陈亮处理。
他严把工程质量关,对工友关怀备至,很快在当地闯出名声,普天恒达李钊声名远播。
但李钊也是个神秘人物,从未接受过媒体采访。
繁华尽头未必落寞,在另一个陌生城市,新的人生正在孕育。
这天,林乾安办公室里来了几位老前辈,个个老谋深算,绝非善类。
虽然林乾安已今非昔比,但面对这些长辈仍感头疼。
从架势看,这些人显然是有备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番周旋后,林乾安堆起笑脸将这些请出写字楼。
回到办公室,他关上门,给自己冲了杯菊花茶,烦躁地倒在皮椅上。
门开了,一位老者走了进来。
林乾安不悦地喊道:我不是说过进来要先敲门吗?你们怎么回事?...抬头看见是王伯,后面的话顿时消散,他将目光移向窗外。
窗外繁华热闹,因为公司租用的写字楼位于繁华地段,可将全城景色尽收眼底。
他的办公室布置典雅清新,出自林乾安亲自设计。
王伯收起桌上的金都雅苑平面设计蓝图:茶好香,若能配本书读就更好了,一杯香茗,一本书... 他踱到书架旁浏览着。
林乾安露出一丝苦笑,拿起桌上的烟,却没有像往常一样点燃,只是掐在手里问道:进还是退?三年相处,他们已有默契和深厚感情。
王伯没有直接回答,手指在一本书上停住,迅速抽出——烫金字体显示是《左传》。
他翻阅数页,目光停在某处,缓缓念出那段文字。
文学功底深厚的林乾安立刻明白,那是唇亡齿寒的典故: 春秋时,晋国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
晋国欲攻虢国,但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晋献公用美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