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巡房规律

关灯
来,向东去;B批从东边来,向西去。

    交替进行,像精密齿轮的咬合。

    一次红灯的时间,它们要走完自己的路程,只留下……一段极其短暂的真空期。

    ” 小波努力理解着,眉头拧成了一个小疙瘩:“就像……就像马路上的红绿灯?绿灯时它们走,红灯时我们才能走一小段?” “比喻接近,但更残酷。

    ”王平的手指移向那行暗红色的手写小字,那些字迹仿佛是用血书写而成…… “看这个备注——‘异常能量波动期间,周期缩短,批次间隔消失。

    ’这才是最致命的地方。

    意味着所谓的安全期可能瞬间消失,如果我们判断失误,就会直接撞进它们的巡逻路线上。

    ” 他的指尖继续下行,最终停留在表格下方那片用简略线条勾勒的区域——“路线盲区”。

    那几个点:杂物堆放处拐角、707病房门凹、儿科重症监护室外等候区,在他眼中仿佛被点燃了一般。

     “儿科重症监护室……”王平的声音变成了近乎气声的呢喃,林晓晓的名字和病危通知书上的字迹在他脑中重叠。

    那里,无疑是这片诡异领域的“心脏”,是执念黑洞的中心,也必然是“第十三阶”这个唯一生路线索最可能藏匿的“奇点”。

     “盲区……是它们看不见的地方?”小波的眼中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之火。

     “可以这么理解。

    ”王平的解释变得极其细致,仿佛在向小波,也向自己复诵生存法则…… “它们的‘视线’——或者说感知,是线性的,局限于固定的巡逻路径正前方。

    这些盲点,是路径上的阴影褶皱,是规则漏洞。

    只要我们能像尘埃一样落入这些褶皱,并且保持绝对的‘无’,那么,即使在巡逻时间内,也可能侥幸存身。

    ” 一个依托于这精密规则的大胆计划,在他脑中彻底成型,每一个步骤都如同走在高空钢索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他闭上眼,并非休息,而是在内心构筑一个计时沙漏。

    “以我的脉搏为节拍……红灯总时长,约一百五十次心跳。

    A批巡逻耗去一百次,留给我们的绝对安全间隙,只有大约……五十次心跳。

    我们必须在这五十次心跳内,从一个盲区,冲刺到下一个。

    目标,直指最深处的儿科重症监护室。

    ” 这计划将容错率压榨到了极限。

    时间的感知必须如钟表般精确,移动必须如鬼魅般无声,任何一丝一毫的差错——晚一秒,磕绊一下,甚至一声急促的呼吸,都将是灭顶之灾。

     “我们……真的能做到吗?”小波的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颤音,但那攥着王平衣角的小手,却透露出一种孤注一掷的依赖。

     “没有‘能不能’,只有‘必须能’。

    ”王平的目光如磐石般定定地看着小波,斩断他所有的犹豫,“这是唯一的路。

    跟紧我,我喊‘停’的瞬间,你必须变成石头,呼吸都要屏住。

    明白吗?” 小波不再说话,只是用尽全身力气点头,抓住王平衣角的手攥得更紧,指节同样泛白。

     接下来的几个巡逻周期,成了实战前的最后一次沙盘推演。

    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