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工坊初立,秘法授徒

关灯
时间:与甄良会面后第五日 地点:小洼村,新划定的“工坊区”及张圣居所 与甄家达成的初步合作框架,如同在小洼村这潭已然不平静的湖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浪涛。

    村民们虽然不太清楚那“净手皂”、“香皂”具体是何等神奇之物,但“甄家”这两个字就足以让他们意识到,张圣正在带领他们做的事情,远比捕鱼贩鱼要宏大得多。

     村子边缘,靠近河流下游的一片空地,被迅速清理出来,划定为“工坊区”。

    按照张圣的要求,几间结构简单但足够坚固的茅屋和棚子正在村民们的努力下搭建起来。

    砌灶的砌灶,和泥的和泥,砍伐木材的号子声此起彼伏,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

    这一次,不用张圣过多动员,所有人都干劲十足,因为他们知道,这工坊关系到村子未来的钱袋子,也关系到他们每家每户能分到多少红利。

     张圣站在工坊区的空地上,身边站着徐元和赵铁柱。

    他手中拿着一张用木炭在粗糙麻布上绘制的简易规划图。

     “徐先生,铁柱哥,你们看,”张圣指着图纸,“这边两间,作为原料处理间和搅拌加热间,需要砌筑耐火的灶台和大锅。

    旁边这间大一些的,作为成型晾干间,需要搭设多层木架,保证通风。

    最边上那间,要建得牢固些,作为仓库和核心配料间,闲人免进。

    ” 徐元捋着胡须,点头赞道:“主公思虑周详,分区明确,各司其职,可免混乱,亦可防秘法外泄。

    ” 赵铁柱则拍着胸脯:“圣哥放心,材料和人手都按你吩咐的安排好了,保证最快速度建起来!我已经加派了人手,日夜看守这片地方,绝不让外人靠近!” 张圣点点头,目光沉静。

    工坊建设是第一步,但更关键的是核心技术的掌握和生产流程的控制。

    他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必须培养出第一批可靠的技术骨干。

     傍晚,工坊的建设暂告一段落,村民们各自回家休息。

    张圣却将几个人留了下来,带到了自己那间虽然依旧简陋,但比最初多了几分生气(多了几张粗糙木凳和一张充当书案的旧木板)的屋子里。

     被留下的人有:李狗儿,因其机灵和对张圣的绝对忠诚;张老丈的孙子,一个名叫张石头、沉默寡言但手脚异常麻利的十五岁少年;以及另外两名在之前捕鱼和制作鱼干中被证明做事极其认真、口风也紧的年轻妇人,林嫂和赵婶。

     屋内点起了油灯(用卖鱼的钱买的,算是张圣的“奢侈品”),光线昏黄,映照着几张略显紧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