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战后余波与蒸馏器

关灯
天色大亮,小洼村迎来了战后的第一个清晨。

     阳光驱散了夜间的寒意和硝烟,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紧张与淡淡血腥。

    村民们在徐元和几位长者的组织下,开始有条不紊地清理战场。

    匪徒的尸体被集中起来,暂时用草席覆盖,等待处理。

    缴获的几件简陋兵器被收集入库。

    寨墙下的血迹用泥土掩盖,破损的地方立刻着手修补。

     护村队员们经过一夜的紧张和战斗,虽然脸上带着疲惫,但眼神却格外明亮,腰杆也挺得更直。

    经过实战的检验,他们真正意识到了训练的价值和自身的力量,对张圣的崇拜和信服达到了新的高度。

     张圣几乎一夜未眠,与徐元、赵铁柱等人处理完各项善后事宜后,又亲自去探望了在战斗中受了轻伤的两名队员,嘱咐李狗儿从储备中取出些肉食,给所有参与防御的人加餐,以示犒劳。

     “圣哥,那些俘虏怎么处理?”赵铁柱指着被捆得结结实实,丢在打谷场角落的四个受伤匪徒。

    他们是在夜间被遗弃,天亮后清理战场时发现的。

     张圣目光扫过那四个面如土色、浑身发抖的匪徒,眼神冰冷:“分开审问,问问他们是受谁指使,来了多少人,老巢在哪里,高掌柜还许了他们什么好处。

    问清楚后……”他略一沉吟,“暂且关押起来,以后或许有用。

    ” 他并非嗜杀之人,但这些双手可能沾满鲜血的匪徒,也绝不能轻易放过。

    留下他们,或许能作为日后与高掌柜乃至官府交涉的筹码,或者……作为苦力。

     “明白!”赵铁柱狞笑一声,招呼几个膀大腰圆的队员将俘虏拖走。

    审问的手段,他自然有的是。

     处理完这些,张圣来到了天工院的核心区域。

    这里戒备比以往更加森严。

    马钧和几个核心工匠正围着那尊立下大功的原始火炮,仔细检查、测量,记录着各项数据。

     “主公!”见到张圣,马钧连忙行礼,脸上带着兴奋和后怕,“昨夜……昨夜那一声巨响,真是……真是……”他“真是”了半天,也没找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

     “效果尚可,但问题很多。

    ”张圣直接切入主题,“后坐力对炮架损伤太大,射程和精度都不理想,装填速度是致命伤。

    德衡(马钧的字,假设张圣提前为他取字以表尊重),下一步的重点,一是改良炮架结构和材料,二是研究定装药包和更标准的弹丸,三是尝试拉膛线,或许能提高精度。

    ” 马钧听得连连点头,拿出随身的小本子和炭笔飞快记录。

    张圣提出的这些方向,虽然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却为他打开了全新的思路。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