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归途定策,风云将起

关灯
风尘仆仆却难掩清丽姿容与书卷气息的蔡琰步入大厅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来。

     “末将赵云,幸不辱命,迎回蔡小姐!”赵云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声音铿锵。

    他简略汇报了洛阳之行的经过,重点提及了福伯与四位义从的壮烈牺牲。

     张圣快步上前,亲手扶起赵云,看着他脸上尚未完全消退的疲惫与风霜,沉声道:“子龙辛苦了!归来便好!牺牲的将士,皆是我渤海英烈,务必厚恤其家,立碑纪念,香火永祀!”他的语气带着真诚的痛惜与坚决。

     “谢主公!”赵云心头一热。

     随后,张圣目光转向蔡琰,拱手一礼:“蔡小姐受惊了。

    圣救援来迟,致使忠仆罹难,心中愧怍。

    ” 蔡琰连忙还礼,声音清越却不失稳重:“张将军言重了。

    若非将军遣子龙将军冒死相救,琰早已落入国贼之手,性命尚且不保,何论其他?将军与诸位义士高义,蔡邕一门,永感大德。

    ”她举止得体,言辞清晰,虽遭大难,气度不失,令在场众人暗暗点头。

     “蔡小姐一路劳顿,且先安心在府中住下。

    文姬(蔡琰字)才名,圣仰慕已久,日后这渤海教化、典籍整理之事,恐怕还需借重小姐大才。

    ”张圣温和地说道,直接点明了对她未来的安排。

     蔡琰心中微动,对方不仅知道她的字,更直接给予了明确的尊重和职位,这让她在漂泊无依后,感到一丝难得的安稳。

    “敢不从命。

    ” 安顿好蔡琰后,议事厅内的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张圣坐回主位,看向徐元:“文表,酸枣会盟的檄文,你也看了。

    诸位有何高见?” 徐元捻须沉吟片刻,率先开口:“主公,讨董乃大义所在,我军必须参与。

    然,如何参与,却需斟酌。

    袁绍为盟主,其人心胸狭隘,忌惮我军已久。

    若我军精锐尽出,恐其于战中掣肘,甚至借刀杀人。

    若出兵不力,又恐损及主公刚刚树立之声望。

    ” 赵铁柱瓮声瓮气道:“怕他个鸟!咱有火炮火枪,正好在天下人面前亮亮相,看谁敢小觑!” 黄忠较为持重,道:“铁柱将军勇武可嘉,然沙场之事,瞬息万变。

    袁本初四世三公,影响力非同小可,若其暗中使绊,确是不可不防。

    ” 甄俨则从后勤角度分析:“主公,如今我渤海商贸畅通,粮草军械储备充足,支撑一场大战并无问题。

    但若战线过长,或战事迁延,则需考虑与甄家乃至其他商路的进一步协调。

    ”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圣静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