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根基初立
关灯
小
中
大
系上位的旧派军官,对此尤为不满,私下议论纷纷,认为高岩不过是侥幸立下战功,骤登高位,其所倡新法更是离经叛道,难堪大用。
高岩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无暇理会这些杂音。
权柄在手,他立刻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始了新军第一标的全面筹建与革新。
第一刀,砍向编制。
他彻底摒弃了清军传统的“哨、营、标”模糊编制和世兵制、募兵制混杂的兵役体系。
新军第一标完全仿效德日近代陆军编制,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步兵三营:每营下辖四连,每连三排,每排三班(棚)。
班为最基础战术单位。
·直属部队: ·炮兵队:设法搜罗、购买了四门克虏伯行营炮(75mm口径)及若干旧式山炮,集中使用,进行初步的步炮协同训练。
·骑兵哨:精选善骑射者百人,负责侦察、通讯、侧翼警戒。
·工兵队:专司架桥、铺路、爆破、构筑工事。
·辎重队:保障后勤补给、弹药运输。
·军乐队、医务所等辅助单位也一应建立。
第二刀,砍向兵源。
高岩不再满足于从旧军中遴选,他派出大量人手,深入直隶、山东等地,公开招募“身家清白、体魄强健、略通文墨之青年”。
他开出了优于旧军的饷银,并明确告知将接受严格乃至严酷的训练。
优厚的待遇和“高岩”这个名字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农家子弟和部分落魄文人前来投效。
选拔标准极其严格,不仅考校体力、武艺,更注重反应、文化基础和品性。
第三刀,也是最具颠覆性的一刀,砍向了训练与思想。
新的营盘设在辽阳城外一片开阔地,完全按照高岩的理念规划建造,生活区、训练场、讲堂、仓库分区明确。
·训练强度地狱级:每日拂晓即起,全副武装越野、器械、射击、土木作业……训练科目之繁多、强度之大、要求之严,让许多老兵都叫苦不迭。
高岩亲自制定训练大纲,并时常出现在训练场,示范、纠错,要求近乎苛刻。
·文化教育强制化:设立随营学堂,要求所有士兵必须识字,军官必须学习战术、地理、绘图。
高岩甚至亲自编写了一些浅显的爱国主义和近代军事常识教材,在训练间隙讲授。
他要灌输的,不再是盲目的忠君,而是基于国家民族概念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纪律森严如铁:制定了细密而严厉的军规,从内务卫生到战场纪律,皆有章可循,违者严惩不贷。
但同时,他也强调官
高岩对此心知肚明,但他无暇理会这些杂音。
权柄在手,他立刻以雷霆万钧之势,开始了新军第一标的全面筹建与革新。
第一刀,砍向编制。
他彻底摒弃了清军传统的“哨、营、标”模糊编制和世兵制、募兵制混杂的兵役体系。
新军第一标完全仿效德日近代陆军编制,结构清晰,职责明确: ·步兵三营:每营下辖四连,每连三排,每排三班(棚)。
班为最基础战术单位。
·直属部队: ·炮兵队:设法搜罗、购买了四门克虏伯行营炮(75mm口径)及若干旧式山炮,集中使用,进行初步的步炮协同训练。
·骑兵哨:精选善骑射者百人,负责侦察、通讯、侧翼警戒。
·工兵队:专司架桥、铺路、爆破、构筑工事。
·辎重队:保障后勤补给、弹药运输。
·军乐队、医务所等辅助单位也一应建立。
第二刀,砍向兵源。
高岩不再满足于从旧军中遴选,他派出大量人手,深入直隶、山东等地,公开招募“身家清白、体魄强健、略通文墨之青年”。
他开出了优于旧军的饷银,并明确告知将接受严格乃至严酷的训练。
优厚的待遇和“高岩”这个名字的吸引力,吸引了大量农家子弟和部分落魄文人前来投效。
选拔标准极其严格,不仅考校体力、武艺,更注重反应、文化基础和品性。
第三刀,也是最具颠覆性的一刀,砍向了训练与思想。
新的营盘设在辽阳城外一片开阔地,完全按照高岩的理念规划建造,生活区、训练场、讲堂、仓库分区明确。
·训练强度地狱级:每日拂晓即起,全副武装越野、器械、射击、土木作业……训练科目之繁多、强度之大、要求之严,让许多老兵都叫苦不迭。
高岩亲自制定训练大纲,并时常出现在训练场,示范、纠错,要求近乎苛刻。
·文化教育强制化:设立随营学堂,要求所有士兵必须识字,军官必须学习战术、地理、绘图。
高岩甚至亲自编写了一些浅显的爱国主义和近代军事常识教材,在训练间隙讲授。
他要灌输的,不再是盲目的忠君,而是基于国家民族概念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纪律森严如铁:制定了细密而严厉的军规,从内务卫生到战场纪律,皆有章可循,违者严惩不贷。
但同时,他也强调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