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暗流涌动
关灯
小
中
大
巨,然成效几何?不过虚饰战功,欺瞒圣听!”
“该员以帮办之职,行统制之权,结交外官,广布党羽,其心叵测!”
这些奏折,字字诛心,虽大多被光绪皇帝留中不发或驳斥,但形成的舆论压力却不容小觑。
更有甚者,开始暗中搜集高岩“跋扈”、“不敬”的“证据”,甚至将他在腾鳌堡时期“擅杀”(指军法处置)违纪军官之事翻出,加以渲染。
第三股暗流,则更为隐秘和凶险,来自外部。
日本军部通过其在中国庞大的间谍网络,早已将高岩及其新军视为心腹大患。
他们不仅密切关注着通州大营的一举一动,更是不遗余力地在暗中进行破坏与离间。
他们收买朝中官员,散布谣言,夸大新军耗费,挑拨高岩与帝党、乃至与聂士成等其他统兵大将的关系。
同时,他们也加紧了对新式战术的研究,并开始针对性调整对华战略。
这些暗流,起初只是细微的涟漪,但很快便开始相互激荡、汇聚。
这一日,高岩正在兵工总局筹备处,与几位从江南制造局挖来的工匠商讨改良克虏伯炮闩的工艺,总理练兵事务衙门的一位满帮办(副职,多为满族贵族挂名)却突然到访,身后还跟着几位面色倨傲的官员。
“高帮办,真是勤于王事啊。
”那位满帮办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这几位是户部、兵部派来的稽核专员,按例前来核查新军第一镇的饷银支出与军械采买账目。
” 高岩眉头微皱。
例行核查本属正常,但这几位专员来得突然,神色间也毫无善意。
他不动声色,命人取来账册。
核查持续了数日。
这些专员拿着放大镜,几乎是一寸寸地审查着每一笔开支,对采购火炮、步枪的高昂费用反复诘问,对技术工坊“不明用途”的物料消耗更是抓住不放,言语间充满了质疑与刁难。
“高大人,这一笔购买‘格致实验器材’的款项,高达五千两白银,所购何物?作何用途?可有详细清单与成果?”一名户部官员指着账册,语气尖锐。
“还有这‘匠人津贴’,竟比寻常哨官饷银还高,这是何道理?岂不闻‘重农抑商,重文轻技’?” 高岩强压怒火,一一解
更有甚者,开始暗中搜集高岩“跋扈”、“不敬”的“证据”,甚至将他在腾鳌堡时期“擅杀”(指军法处置)违纪军官之事翻出,加以渲染。
第三股暗流,则更为隐秘和凶险,来自外部。
日本军部通过其在中国庞大的间谍网络,早已将高岩及其新军视为心腹大患。
他们不仅密切关注着通州大营的一举一动,更是不遗余力地在暗中进行破坏与离间。
他们收买朝中官员,散布谣言,夸大新军耗费,挑拨高岩与帝党、乃至与聂士成等其他统兵大将的关系。
同时,他们也加紧了对新式战术的研究,并开始针对性调整对华战略。
这些暗流,起初只是细微的涟漪,但很快便开始相互激荡、汇聚。
这一日,高岩正在兵工总局筹备处,与几位从江南制造局挖来的工匠商讨改良克虏伯炮闩的工艺,总理练兵事务衙门的一位满帮办(副职,多为满族贵族挂名)却突然到访,身后还跟着几位面色倨傲的官员。
“高帮办,真是勤于王事啊。
”那位满帮办皮笑肉不笑地拱拱手,“这几位是户部、兵部派来的稽核专员,按例前来核查新军第一镇的饷银支出与军械采买账目。
” 高岩眉头微皱。
例行核查本属正常,但这几位专员来得突然,神色间也毫无善意。
他不动声色,命人取来账册。
核查持续了数日。
这些专员拿着放大镜,几乎是一寸寸地审查着每一笔开支,对采购火炮、步枪的高昂费用反复诘问,对技术工坊“不明用途”的物料消耗更是抓住不放,言语间充满了质疑与刁难。
“高大人,这一笔购买‘格致实验器材’的款项,高达五千两白银,所购何物?作何用途?可有详细清单与成果?”一名户部官员指着账册,语气尖锐。
“还有这‘匠人津贴’,竟比寻常哨官饷银还高,这是何道理?岂不闻‘重农抑商,重文轻技’?” 高岩强压怒火,一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