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国运维艰

关灯
没的英魂…… 良久,他猛地睁开双眼,眸中已是一片决然的清明。

     “国运维艰,岂能只顾门户之私,亦不能行匹夫之勇!”他的声音斩钉截铁,“传令!” 所有人屏息凝神。

     “第一,以‘协防津沽,巩固海疆,预防日军舰队南下窜犯’为由,上奏朝廷,陈明登州、威海卫乃京津锁钥,兵力不可轻动。

    但为表驰援之心,可抽调炮兵一营,携最新式克虏伯行营炮十门,并配属教导队及足量炮弹,由海路运往营口,交予宋庆节制。

    此部专司火力支援,不参与正面步兵消耗,务必保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是一招巧棋。

    既响应了朝廷号令,派出了“精锐”,展示了新军火炮之利,又避免了主力陷入辽东泥潭。

    炮兵独立作战,易于控制,即便局势不利,也可通过海路迅速撤回。

     “第二,命王奎,加快大沽口防务建设,密切监视大沽、塘沽一带动静。

    没有我的手令,严禁任何部队登岸向内陆移动!” “第三,登州、威海卫全线,进入最高战备状态!严防日军舰队炮击或小股部队渗透登陆!” “第四,‘蛟龙’项目,不惜一切代价,加快进度!我要它在倭寇兵临城下之前,具备初步作战能力!” 命令一条条下达,清晰而果断。

    高岩在巨大的压力和历史惯性面前,做出了他认为最理性、也最符合长远利益的选择——稳住山东根本,有限介入辽东,加速技术突破。

     他再次望向东方那片浩瀚而此刻却危机四伏的海洋,目光坚定如铁。

     “这江山,这海域,不会永远沉沦。

    ”他低声自语,仿佛在立下一个誓言,“今日之退守,只为明日更有力地出击。

    国耻,终需血来洗刷。

    而这血,必须流在胜利的道路上!” 他转身,目光扫过麾下众将:“诸位,真正的考验,现在才真正开始。

    守住我们的根基,练好我们的精兵,造出我们的利器。

    这片土地的未来,需要我们去打出来!” 国运如危卵,步步维艰。

    但高岩和他麾下的新军,已然在这倾覆的危局中,选择了自己的道路,准备迎接那即将到来的、更加残酷的风暴。

     喜欢北洋钢铁军魂请大家收藏:()北洋钢铁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