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伟”险交易

关灯
付一甲斜倚在铺着锦绣软垫的黄梨木躺椅上,觉得浑身的骨头缝里都透着一股难以言说的空虚和乏力。

    今年他七十有六了,在这山阳县,乃至整个淮安府,他付老爷的名号都是响当当的。

    钱?多得能堆成山。

     祖上就是靠着盐这白花花的“宝贝”起的家,到了他手里,更是把这份产业发扬光大。

    垄断盐引,勾结官府,后来胆子肥了,手又伸向了运河漕运,开了船厂,那银子真就如运河里的水,哗啦啦地往他库里流。

    说句富可敌国,可能有点吹牛,但富可敌县、敌府,那是板上钉钉的事。

     可有钱归有钱,付老爷在这山阳县的口碑,那真是臭得能迎风飘出三里地去。

    为啥?为富不仁呗!遇到大灾之年,官府开仓放粮,那点粮食还不够灾民塞牙缝的,求到他这尊“财神爷”跟前,他倒是也“捐”,捐的都是些快发霉的陈年旧粮,还恨不得敲锣打鼓让全县都知道他付大善人捐粮了!活脱脱一只铁公鸡,还是镶了金边的那种。

     他妻妾娶了七房,儿女更是生了一堆。

    可这老了老了,别的都还好,偏偏就是男人那点最要紧、他最引以为傲的“本事”,如同秋后的蚂蚱,一天不如一天,什么鹿血、鹿茸枸杞子,海马、锁阳肉苁蓉,吃了一堆,根本不见效,眼看就要蹬腿歇菜了。

     这可真要了付老爷的老命了!他一辈子就好这一口,如今看着满屋子的娇妻美妾却力不从心,那种抓心挠肝的滋味,比亏了几万两银子还难受。

    于是,寻访“神药”、“秘方”就成了他晚年最执着的事业,县里县外,但凡是个号称能“重振雄风”的郎中和野摊,几乎被他扫荡了个遍,银子花了不少,结果嘛……大多是“大力丸,大力丸,大口喘气然后完”,被骗得次数多了,他自己都快成半个“壮阳药鉴定专家”了。

     这日午后,他正蔫蔫地打着盹,管家一路小跑进来,脸上带着几分不同于往常的急切和神秘,压低声音道:“老爷,老爷!新开的那家济世堂,有点门道!他们东家给了一种新药,说是不灵不要钱!” 付一甲眼皮都懒得抬,有气无力地哼唧:“又是什么狗屁大力丸?老子吃的比你见过的都多!” “这次真不一样,老爷!”管家急忙解释,小心翼翼地掏出那用油纸包着的半颗蓝色小药片,“人家说了,先试半颗,见效再付钱!您瞅瞅,这药长得就古怪,湛青碧蓝的,不像咱这边的药丸子……” 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