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翰林待诏,诗仙李白

关灯
头剧震。

     他看到的不是一个诗人的狂放,也不是一个皇帝的恩宠。

     他看到的,是一个顶级权宦的可怕! 这份隐忍,这份城府,这份将所有情绪都完美隐藏在恭顺面具之下的能力,简直让人不寒而栗。

    王秀在心里告诫自己,这样的人,只能结交,永远不能为敌!今日他能为李白脱靴,明日就能毫不犹豫地将李白踩在脚下! 脱去束缚的李白,果然文思泉涌。

    他一挥而就,三首《清平调》横空出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 诗句一出,满座皆惊。

     李隆基抚掌称绝,杨贵妃更是听得眉开眼笑,看向李白的眼神里充满了欣赏。

     皇帝龙颜大悦,当场赏赐了李白无数金银绸缎。

     一场君臣尽欢的宴席,直到傍晚才散去。

     王徽(王秀)一直等到所有人都离开了,才缓缓走向沉香亭。

    他看到李白一个人站在亭中,虽然得了天大的赏赐和荣耀,但眉宇间却带着一丝落寞和不适。

     他就像一只习惯了在山野间翱翔的雄鹰,突然被关进了华丽的鸟笼。

    这里的富贵和恩宠,对他来说,或许也是一种束缚。

     他走上前,对着李白深深一揖。

     “后学末进王徽,见过太白先生。

    ” 李白转过头,带着几分醉意打量着他:“你是……秘书省的那个王徽?” 显然,他对这个今天在场,却一直沉默不语的年轻人有点印象。

     “正是晚辈。

    ”王徽(王秀)恭敬地说道,“家父王缙,生前对先生的诗才推崇备至,常说先生是谪仙人,恨不能与先生把酒言欢。

    今日得见先生天颜,晚辈三生有幸。

    ” 听到王缙的名字,李白眼神一亮:“哦?你就是王文贞公的儿子?可惜,可惜,我入京时,文贞公已经仙逝,无缘一见。

    ” 王缙谥号“文贞”,李白以“文贞公”称之,显然是极为尊敬的。

     王徽(王秀)心中一喜,知道路铺对了。

     “先生,”他诚恳地发出邀请,“宫廷盛宴,佳肴虽美,却总少了些江湖的快意。

    晚辈在城外伊水河畔,有一处庄园,酿了几坛薄酒。

    不知先生可否赏光,移步庄园,让晚辈一尽地主之谊,也算了却家父一桩心愿?” 他没有提金钱,没有提权势,只提“江湖快意”和“薄酒”。

     这正对李白的胃口。

     李白看着眼前这个态度谦恭,眼神却清澈真诚的年轻人,哈哈大笑起来。

     “好!宫里的御酒,喝着总觉得不痛快!那白,就叨扰了!” 喜欢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请大家收藏:()从神龙政变开始建立千年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