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意外之喜

关灯
招募告示——招工匠、学徒,也招懂账目、能统筹的管理人员。

    告示刚贴出去,就吸引了不少人。

    有做了十几年木工的老手,攥着自己刨的木片来应聘;有年轻的学徒,眼里满是对新技艺的渴望;还有曾在绸缎庄管过账的先生,想找份稳定的活计。

    “公子,我叫李三,做木工十五年了!”一个穿短打的中年男子挤到前面,手里攥着个木刨子,指节上都是老茧,“您看我这刨的木板,连木纹都顺溜。

    上次在集市上见您做的活字,我琢磨着能改进改进刨刀,让字模更光滑——您要是收我,我保证好好干!”陈凡接过他递来的小木片,指尖抚过,果然平整得没有一丝毛刺,当即点头:“李师傅,您留下姓名住址,三天后我们开培训课,您来参加。

    ”一天下来,他们收了三十多份应聘资料,可筛选时却发现了新问题:大多工匠只懂传统木工,没接触过活字制作;学徒虽机灵,却得从头教起;管理人员里,懂账目又懂工坊运作的,更是少之又少。

    “陈凡,”张英拿着资料,眉头又皱了起来,“这些人大多得培训,可我们时间紧,要是培训跟不上,恐怕会耽误生产。

    ”陈凡坐在桌前,翻着资料沉思片刻,说道:“我们分两步走——先挑五个有基础、领悟力强的工匠,我亲自带他们做样品,教会他们核心工艺;再让他们当小师傅,带其他工匠和学徒。

    管理人员方面,我们再贴份更详细的告示,重点招有工坊经验的。

    ”张英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虽然难些,但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总能把事情做好。

    ”夕阳的余晖洒在工坊的院子里,给老槐树镀上了层金边。

    陈凡和张英站在院子中央,看着清理干净的场地、堆在墙角的木料,心中满是希望。

    虽然还有培训、管理的难题等着他们,可至少,他们已经迈出了最关键的一步。

     喜欢反击皇宫请大家收藏:()反击皇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