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暗中调查
关灯
小
中
大
陈凡望着工坊里仍未完全规整的乱象——散落的木料堆在墙角,几名工匠还在为工具摆放争执,指尖不自觉攥紧,心中暗自发誓:无论前方横亘多少阻碍,定要让工坊走上正轨。
张英似是看穿了他的心事,手掌轻轻落在他肩头,掌心带着一丝暖意:“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
”赵阳也上前一步,语气掷地有声:“陈公子、张姑娘放心,我这把力气和脑子,全给工坊用上。
”三人目光交汇的瞬间,工坊里的嘈杂仿佛被隔绝在外,一股沉甸甸的坚定力量,在彼此眼中凝聚,悄然迎向未知的挑战。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人几乎扎在了工坊。
他们把旧有的工作流程拆解成十几步,逐环节核对,将“取料绕远”“检验滞后”这类问题一一理顺。
赵阳凭着多年管工的经验,拟出一套赏罚章程:遵守规章且手艺出众者,除了加发月钱,还能优先选轻便活计;若是违逆制度、懈怠误工,轻则罚做杂役,重则扣发半月工钱。
陈凡和张英则趁着饭点、歇工的间隙,拉着工匠们聊天——听他们抱怨“新规矩太严”,也记着他们“家里娃要上学”的难处,再慢慢解释新制度如何能让活计更轻松、挣钱更稳当。
努力渐渐有了回响。
原本乱堆的原材料,如今按“常用”“备用”分区域码放,还挂了木牌标注,工匠取料时再也不用翻找;工作安排也写在工坊门口的木板上,谁管裁料、谁管打磨、谁管检验,一目了然,争执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刨木声、锤击声里的有序节奏。
质量把控也见了效——之前因“拼接不牢”“打磨粗糙”出现的次品,渐渐从每日十几件降到两三件。
可陈家工坊的起色,却落入了朝中保守势力的眼中。
他们看着陈凡的工坊从“小打小闹”变成“门庭若市”,既嫉妒又不安:这陈凡要是再发展下去,说不定会借着工坊拉拢人心,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一番合计后,他们派了密探,暗
张英似是看穿了他的心事,手掌轻轻落在他肩头,掌心带着一丝暖意:“别担心,我们一起想办法。
”赵阳也上前一步,语气掷地有声:“陈公子、张姑娘放心,我这把力气和脑子,全给工坊用上。
”三人目光交汇的瞬间,工坊里的嘈杂仿佛被隔绝在外,一股沉甸甸的坚定力量,在彼此眼中凝聚,悄然迎向未知的挑战。
接下来的日子里,三人几乎扎在了工坊。
他们把旧有的工作流程拆解成十几步,逐环节核对,将“取料绕远”“检验滞后”这类问题一一理顺。
赵阳凭着多年管工的经验,拟出一套赏罚章程:遵守规章且手艺出众者,除了加发月钱,还能优先选轻便活计;若是违逆制度、懈怠误工,轻则罚做杂役,重则扣发半月工钱。
陈凡和张英则趁着饭点、歇工的间隙,拉着工匠们聊天——听他们抱怨“新规矩太严”,也记着他们“家里娃要上学”的难处,再慢慢解释新制度如何能让活计更轻松、挣钱更稳当。
努力渐渐有了回响。
原本乱堆的原材料,如今按“常用”“备用”分区域码放,还挂了木牌标注,工匠取料时再也不用翻找;工作安排也写在工坊门口的木板上,谁管裁料、谁管打磨、谁管检验,一目了然,争执声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刨木声、锤击声里的有序节奏。
质量把控也见了效——之前因“拼接不牢”“打磨粗糙”出现的次品,渐渐从每日十几件降到两三件。
可陈家工坊的起色,却落入了朝中保守势力的眼中。
他们看着陈凡的工坊从“小打小闹”变成“门庭若市”,既嫉妒又不安:这陈凡要是再发展下去,说不定会借着工坊拉拢人心,威胁到他们的利益。
一番合计后,他们派了密探,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