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平地风

关灯
皖北的夏天,日头毒得像蘸了盐水的鞭子,抽在人身上,火辣辣地疼。

    地上腾起一股股若有若无的蒸汽,远处的麦茬地像一片望不到边的金黄地毯,蒸得景物都有些扭曲。

     临涣镇,陈家庄村东头的老槐树下,知了撕心裂肺地叫着。

     陈亮蹲在树荫角落里,后背的旧汗衫湿了一大片,紧贴在瘦削的脊梁骨上。

    他手里紧紧攥着一杆唢呐,铜碗在烈日下反射着刺眼的光。

    他腮帮子鼓得老高,额头、脖子上的青筋都绷了起来,正对着哨片拼命吹气。

     “呜——呃——” 声音尖利、嘶哑,像钝锯子在拉扯干木头,断断续续,不成曲调。

     树下几个光着膀子、摇着蒲扇纳凉的老头儿,被这动静吵得直皱眉头。

     “亮子,歇歇吧!听你这声儿,晌午吃的捞面条都得从嗓子眼儿里蹦出来!”一个豁牙的老头笑着嚷道。

     旁边有人接话:“准是又给他那老瞎子师傅送饭去!这动静,怕是连村口那只瘸腿狗都嫌吵哟!” 一阵哄笑。

     陈亮黑黝黝的脸涨得通红,一直红到耳根子。

    他埋下头,更加用力地吹,好像要把所有的羞愤和力气都灌进这根唢呐里。

    汗水顺着他的鬓角流下来,滴在滚烫的泥地上,“滋儿”一声,瞬间就只剩下一个小湿点。

     他不在乎这些嘲笑。

    至少,他装作不在乎。

    这杆唢呐,是去世的老爹留给他的唯一像样的东西,铜碗上磨得发亮的地方,都是老爹生前一遍遍摩挲出来的。

    自从跟了村里的老唢呐匠“老瞎子”学艺,这玩意儿就成了他生命的全部。

    他梦想着有一天,能像老瞎子说的那样,吹出的调子能让人笑,能让人哭,能镇得住红事的热闹,也压得住白事的悲凉。

     可这唢呐,就像个倔脾气的驴,总跟他对着干。

     这时,一个穿着碎花短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