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天桥下的知音

关灯
的落寞。

    这声音里,有黄土的厚重,有淮河的呜咽,有一个农村青年被命运反复摔打后的倔强与苍凉。

     起初,人们只是好奇地驻足片刻便离开。

    但渐渐地,有几个人停了下来。

    一个戴着眼镜、头发花白、气质儒雅的老者,原本正要上天桥,却被这唢呐声吸引,停下了脚步。

    他静静地站在不远处,认真地听着,脸上露出惊讶和深思的表情。

     陈亮一曲吹罢,胸口剧烈起伏,缓缓睁开眼,才发现天桥下不知何时已经围了十几个人。

    大多数人脸上不再是鄙夷,而是一种被震撼后的沉默。

    甚至有一个穿着工装、满脸尘灰的中年汉子,偷偷用袖子抹了把眼角。

     这时,那个戴眼镜的老者走了过来,温和地问道:“小伙子,你这唢呐,吹得很有味道。

    跟谁学的?” 陈亮看着眼前这个陌生的城里人,有些局促,低声道:“跟我师傅,村里的一个老瞎子。

    ” “老瞎子?”老者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点了点头,“难怪,这曲子里的‘土腥味’和生命力,不是学院派能教出来的。

    你……是刚来城里?” 陈亮点了点头,没说话。

     老者看了看他身边简单的行李,和那杆显然价值不菲却被磨得发亮的旧唢呐,沉吟了一下,从口袋里掏出笔记本和笔,写下一个地址和名字,递给陈亮:“我叫杨文远,是省艺术学院教音乐的。

    你要是暂时没地方去,或者想找点事做,明天可以按这个地址来找我。

    我们……或许可以聊聊。

    ” 说完,杨教授对陈亮笑了笑,转身走上了天桥,消失在人群中。

     陈亮捏着那张写着地址和名字的纸条,站在原地,半天没回过神来。

    省艺术学院?教授?找他聊聊?这一切都像做梦一样不真实。

     他看着手中沉甸甸的唢呐,又看了看眼前这座陌生的城市。

    难道,这杆差点被他放弃的“大唢呐”,在这远离家乡的地方,又为他吹开了一扇意想不到的门? 喜欢大唢呐请大家收藏:()大唢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