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惊梦醒,情意渐生

关灯
英子连忙放下碗,伸手想扶他,又觉得男女授受不亲,手在半空中停了一下,才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慢点,刚退烧,身子还虚着呢。

    ” 陈孝斌靠在床头,哑着嗓子道:“谢谢你,英子,还有伯父伯母。

    ” 这几天,虽然意识模糊,但他能感觉到有人时不时地给他喂水、擦身,那份悉心照料,让他心里暖暖的。

     “谢啥,出门在外谁还没个难处。

    ”英子说着,把碗端到他面前,“这是我娘给你熬的小米粥,你喝点垫垫肚子。

    ”米粥熬得软糯,还飘着一股淡淡的米香。

     接下来的几日,陈孝斌便在英子家安心休养。

    他身体底子本就不错,加上营养跟上,恢复得很快。

     每日清晨,天刚蒙蒙亮,陈孝斌就能听到院子里传来英子喂鸡、劈柴的声音。

    等他起身,英子已经把院子扫得干干净净,灶房里飘出早饭的香气。

     英子的爹娘都是淳朴寡言的庄稼人,话不多,但眼神里的关切和饭桌上特意给他加的那碗鸡蛋羹,都让陈孝斌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身体好些后,陈孝斌便不想再白吃白住,总想帮着做点什么。

    他想下地,英子爹拦着:“你身子刚好,地里的活粗重,不急。

    ” 他想劈柴,英子笑着抢过斧头:“这点活我来就行,你还是多歇歇,或者……帮我看看书?” 原来英子也识得几个字,是她早逝的爷爷教的。

    家里有几本破旧的《三字经》和《论语》,她平日里没事就翻出来看,但很多地方都不懂。

    陈孝斌来了,正好成了可以教她识字的先生。

     午后的阳光正好,院子里的老槐树洒下一片阴凉。

    陈孝斌坐在小马扎上,英子则搬个小板凳,捧着那本卷了边的《论语》,歪着头听他讲解。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就是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时去温习它,不也是很快乐的事情吗?”陈孝斌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着。

     英子听得认真,大眼睛忽闪忽闪的,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大胆提问:“陈大哥,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是不是说有朋友从很远的地方来看我,我也会很高兴?” “对,就是这个意思。

    ”陈孝斌笑着点头,“英子真聪明。

    ” 得到夸奖,英子的脸颊泛起一丝红晕,低下头,嘴角却忍不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