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猪吃虎
关灯
小
中
大
这一切,朱允熥默默看在眼里。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朱允炆今日这番表演,与其说是孝心突发,不如说是吕氏精心排演的一场戏。
他瞥见皇祖舒展的眉头,心中暗自叹息:“皇爷爷英明一世,但在天伦之乐面前,怕也是没有丝毫抵抗力。
” 朱允炆见皇祖龙颜大悦,心中底气更足,又是捶背又是捏肩,忙得不亦乐乎。
末了,还细心地为祖父梳理头发。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手背,感慨道:“好孩子!你比你那些叔叔贴心多了。
” 说着,目光扫过安静抄书的允熥,又落回允炆身上,随口问道:“允炆啊,这阵子在学堂,书念得如何?” 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朱允炆垂下眼睑,露出几分羞愧:“孙儿愚钝,先生讲的经义太过高深。
虽日日苦读,却总觉得隔着一层,未能尽数领会。
” 朱元璋挑眉:“既然不懂,为何不多问先生?” 朱允炆忙道:“孙儿常向先生讨教。
只是资质平庸,有些道理,先生讲解后仍不能透彻。
” 朱元璋虽出身布衣,但酷爱读书,此刻见孙儿如此好学,不由生出教导之心:“是哪些道理绊住了你?爷爷虽不比大学士,或许能为你点拨一二。
” 朱允炆心中暗喜,提出两个关于《礼记》《论语》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家里老人去世了,给老人发丧,是各种"礼节"重要,还是内心的"悲凄“重要。
第二个问题,是"义"重要,还是"利"重要。
朱允炆引经据典讲述自己的见解,显得很博学,末了向皇祖请教。
朱元璋抚须微笑:“允炆啊,你这些问题,问得是够刁钻,也确实是书本子里要琢磨的东西。
现在爷爷问你,一个穷苦人家,爹娘死了,连口薄棺都买不起,他内心再悲痛,这丧礼能不从简吗? 一个富贵人家,爹娘生前不管不问,死后却大操大办,这礼数再周全,又有什么滋味?” 他停下喝了一口茶,语气愈发沉稳: “读书,不是让你死抠字眼,非要在‘哀’和‘礼’中间分个高低,也不是让你在‘义’和‘利’当中只能选一个。
那是书呆子干的事。
” “咱是过来人。
当年咱家里穷,爹娘哥嫂死了,连块埋身的地方都没有,那时候讲什么礼?心里滴着血,草席一卷也就是了,那份‘哀’才是真切的。
" “后来咱带兵打仗,跟兄弟们讲大义,也讲实在的好处,光画大饼,谁跟着你拼命?这就是‘义’和‘利’得结合起来看。
” “所以啊,读书的关键,在于明理,更在于会用。
要把书里的道理,放到活生生的人间事里去看,去掂量。
" "就像做饭,米是好米,但你得知道火候,知道加水多少,才能做成能吃、管饱的饭。
死守着米好不好,却做不出饭,或者把饭做夹生了,那这米再好,又有什么用?” “你刚才引经据典,
醉翁之意不在酒。
朱允炆今日这番表演,与其说是孝心突发,不如说是吕氏精心排演的一场戏。
他瞥见皇祖舒展的眉头,心中暗自叹息:“皇爷爷英明一世,但在天伦之乐面前,怕也是没有丝毫抵抗力。
” 朱允炆见皇祖龙颜大悦,心中底气更足,又是捶背又是捏肩,忙得不亦乐乎。
末了,还细心地为祖父梳理头发。
朱元璋拍了拍他的手背,感慨道:“好孩子!你比你那些叔叔贴心多了。
” 说着,目光扫过安静抄书的允熥,又落回允炆身上,随口问道:“允炆啊,这阵子在学堂,书念得如何?” 等的就是这个机会! 朱允炆垂下眼睑,露出几分羞愧:“孙儿愚钝,先生讲的经义太过高深。
虽日日苦读,却总觉得隔着一层,未能尽数领会。
” 朱元璋挑眉:“既然不懂,为何不多问先生?” 朱允炆忙道:“孙儿常向先生讨教。
只是资质平庸,有些道理,先生讲解后仍不能透彻。
” 朱元璋虽出身布衣,但酷爱读书,此刻见孙儿如此好学,不由生出教导之心:“是哪些道理绊住了你?爷爷虽不比大学士,或许能为你点拨一二。
” 朱允炆心中暗喜,提出两个关于《礼记》《论语》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家里老人去世了,给老人发丧,是各种"礼节"重要,还是内心的"悲凄“重要。
第二个问题,是"义"重要,还是"利"重要。
朱允炆引经据典讲述自己的见解,显得很博学,末了向皇祖请教。
朱元璋抚须微笑:“允炆啊,你这些问题,问得是够刁钻,也确实是书本子里要琢磨的东西。
现在爷爷问你,一个穷苦人家,爹娘死了,连口薄棺都买不起,他内心再悲痛,这丧礼能不从简吗? 一个富贵人家,爹娘生前不管不问,死后却大操大办,这礼数再周全,又有什么滋味?” 他停下喝了一口茶,语气愈发沉稳: “读书,不是让你死抠字眼,非要在‘哀’和‘礼’中间分个高低,也不是让你在‘义’和‘利’当中只能选一个。
那是书呆子干的事。
” “咱是过来人。
当年咱家里穷,爹娘哥嫂死了,连块埋身的地方都没有,那时候讲什么礼?心里滴着血,草席一卷也就是了,那份‘哀’才是真切的。
" “后来咱带兵打仗,跟兄弟们讲大义,也讲实在的好处,光画大饼,谁跟着你拼命?这就是‘义’和‘利’得结合起来看。
” “所以啊,读书的关键,在于明理,更在于会用。
要把书里的道理,放到活生生的人间事里去看,去掂量。
" "就像做饭,米是好米,但你得知道火候,知道加水多少,才能做成能吃、管饱的饭。
死守着米好不好,却做不出饭,或者把饭做夹生了,那这米再好,又有什么用?” “你刚才引经据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