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朱标也学会耍花招

关灯
一眼看穿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后的大势? 朱标被这连番重击震得心神摇曳,几乎失语。

    这已不是孩童的聪慧,而是......雄主的目光。

     父皇......这真是允熥问的?儿臣怎么就不信呢? 朱元璋斩钉截铁说道:如果不是亲眼见到,亲耳听到,咱也不信。

    你现在告诉咱,允炆读的那些哀不足而礼有余,在这等社稷之问面前,还够看吗? 朱标已完全明白了父亲没说完的话,但他还是说道:可是......允炆勤勉,好学,仁孝,而且居长...... 朱元璋毫不客气打断:允炆是读书的料,守成或许可以。

    然而北元未灭,海疆不靖,百业待兴。

    非雄主不足以镇之,非开拓之君不足以继之。

     允炆......太过于拘泥章句,少了份杀伐决断的魄力,也少了份洞察时务的机变。

     他昨日问的那些章句文词,于治国究竟有何用处?那些东西是拿来骗天下读书人的,他自己先信以为真了。

     国朝自有制度,奈何独用儒术?黄子澄这等迂腐书生,怎么教得出国之雄主?简直是笑话! 他看向朱标,语重心长:标儿,你千万记住,储君之选,关系国运,绝不是看读了多少圣贤书。

    要看其心性,看其器量,更要看其能否担得起这万斤重担! 当年你娘在时,最疼雄英,也常念叨,说那孩子眼神清亮,骨子里有股不服输的劲头......可惜,天不假年。

     提及雄英,父子二人再次陷入沉默,良久,朱元璋才将悲伤强行压下:允熥知权达变,敢做敢当,是个可造之才。

    " 父皇的意思是...... 朱元璋冷静说道:是骡子是马,先拉出来遛遛。

    从明日起,允熥不必只拘在学堂念书。

    让他每日抽半天时间,到文华殿旁听你处理政务。

    各部奏章,凡不涉机密者,可让他先看,说说见解。

    咱倒要看看,这块璞玉,究竟能雕成何等模样。

     文华殿是太子视事之所,让允熥侧身其中,这信号未免太明显了些。

     朱标心中凛然:此事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否......再斟酌些时日?允炆那边,朝臣那边...... 朱元璋大手一挥: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不就是怕那些文官聒噪吗?别管他们,这事就这么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朱标从乾清门走出来,天色已近黄昏。

    他望着西沉的落日,心中百感交集。

    父亲这道口谕一旦传出,必将引起滔天波澜,必须想个好办法,不动声色办成这件惊天动地的事。

     数日后,文华殿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