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厚积薄发,日拱一卒
关灯
小
中
大
“岳武穆曾言,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还有《中庸》讲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大概都是这个意思。
”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讶异与赞赏,不由得看向朱标:“谁说允熥不读书?这一通议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竟然把咱想说的话全说了!“ 朱标也正看向儿子,脸上也现出欣慰与骄傲之色,道: “父皇,允熥……确实是用心听了。
” 朱允熥深知父王性情深沉内敛,对儿子的要求素来严苛,能得这样一句淡淡的肯定,已是极为难得的嘉许,不由得心生欢喜。
待泡完脚,老爷子便吩咐汪谨言:“用咱的暖轿,妥妥当当把太子送回东宫。
” 朱标连忙起身推辞:“父皇,不必劳动。
儿臣的软轿就在乾清门外候着,很方便。
” 就在这时,侍立一旁的朱允熥却上前一步,恭谨地开口:“父王,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 朱标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温声道:“讲来。
” 朱允熥这才说道:“儿臣斗胆建言,父王往来于东宫、乾清宫、文华殿这几处,若非雨雪天气或紧急公务,或可舍轿辇而安步当车。
” “哦?”朱标闻言,更是讶异,“这是为何?” 朱允熥从容禀道: “父王长年累月伏案批奏折,气血易于堵塞。
若以步代轿,能使筋骨舒展,血脉流通,神思更为清明。
亦可稍减抬轿内侍劳役,示以体恤,可谓一举数得。
” 朱标没来得及回应,朱元璋抢先说道: “这话在理。
你这性子,咱清楚,自小就爱静不喜动,这不好。
咱终日东奔西走,马上马下,反倒练就了一副好身板。
你这些年养尊处优,反倒不如咱硬朗。
今后多走走没坏处。
” 父皇如此说,朱标自然不敢再有异议。
朱元璋转而吩咐朱允熥:“今夜不必在此伺候,送你父王回东宫去吧。
” 朱标父子二人躬身告退,出了乾清门,踏着宫灯下清冷的光辉,缓步向东宫方向行去。
夜深人静,宫道漫长,父子一路无话,行至东宫端本门外。
朱允炆早已守候,快步迎上亲热地挽住朱标的手臂:“爹,您回来了!怎么这么晚?母妃都问好几回了。
” 话音未落,吕氏也自殿内迎出,三人说着话便转身进了端本宫。
朱允熥尾随而入,宫门在他身后轻轻合拢,躺在床上,他突然心生一计。
喜欢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请大家收藏:()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
” 朱元璋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讶异与赞赏,不由得看向朱标:“谁说允熥不读书?这一通议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竟然把咱想说的话全说了!“ 朱标也正看向儿子,脸上也现出欣慰与骄傲之色,道: “父皇,允熥……确实是用心听了。
” 朱允熥深知父王性情深沉内敛,对儿子的要求素来严苛,能得这样一句淡淡的肯定,已是极为难得的嘉许,不由得心生欢喜。
待泡完脚,老爷子便吩咐汪谨言:“用咱的暖轿,妥妥当当把太子送回东宫。
” 朱标连忙起身推辞:“父皇,不必劳动。
儿臣的软轿就在乾清门外候着,很方便。
” 就在这时,侍立一旁的朱允熥却上前一步,恭谨地开口:“父王,儿臣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 朱标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温声道:“讲来。
” 朱允熥这才说道:“儿臣斗胆建言,父王往来于东宫、乾清宫、文华殿这几处,若非雨雪天气或紧急公务,或可舍轿辇而安步当车。
” “哦?”朱标闻言,更是讶异,“这是为何?” 朱允熥从容禀道: “父王长年累月伏案批奏折,气血易于堵塞。
若以步代轿,能使筋骨舒展,血脉流通,神思更为清明。
亦可稍减抬轿内侍劳役,示以体恤,可谓一举数得。
” 朱标没来得及回应,朱元璋抢先说道: “这话在理。
你这性子,咱清楚,自小就爱静不喜动,这不好。
咱终日东奔西走,马上马下,反倒练就了一副好身板。
你这些年养尊处优,反倒不如咱硬朗。
今后多走走没坏处。
” 父皇如此说,朱标自然不敢再有异议。
朱元璋转而吩咐朱允熥:“今夜不必在此伺候,送你父王回东宫去吧。
” 朱标父子二人躬身告退,出了乾清门,踏着宫灯下清冷的光辉,缓步向东宫方向行去。
夜深人静,宫道漫长,父子一路无话,行至东宫端本门外。
朱允炆早已守候,快步迎上亲热地挽住朱标的手臂:“爹,您回来了!怎么这么晚?母妃都问好几回了。
” 话音未落,吕氏也自殿内迎出,三人说着话便转身进了端本宫。
朱允熥尾随而入,宫门在他身后轻轻合拢,躺在床上,他突然心生一计。
喜欢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请大家收藏:()洪武嫡皇孙:家父朱标永镇山河